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
行政地名: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 | 行政隶属:右江区 | 行政代码:451002103 |
长途区号:0776 | 邮编代码:533000 | 车牌号头:桂L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3万人 | 人口密度:约81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405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龙川镇中的“龙川”为壮语音译,“龙”即为龙之意,“川”是仙人的意思,龙川村前有条河,其弯曲如龙,因此而得名。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龙川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油茶)。
龙川镇是百色市一个边陲重镇,位于百色市东北部,镇政府驻地龙川圩距百色城61公里,全镇总面积405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瑶三个民族兄弟,总人口3.3万人(辖16个村委会,147个自然屯,208个村民小组。龙川地域宽广,东接田阳县坤平乡,巴马县局桑乡,北接凌云县沙里乡,西接凌云伶站乡,南与永乐、百兰两地相邻,居于四县(市)七乡(镇)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百色至凌云的龙沙公路贯穿其中。龙川河是龙川的主要河流。
龙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劳作生息的足迹。宋朝在此设龙川州,属右江道,九朝承之;明朝属田州府(今田阳)管辖;清朝属湖城府(今凌云)管辖,现龙川村一带尚存有宋代古城遗址和未至清的古营盘址,以""仙竹洞""、""鱼跃鹰飞""壁画,""海""宇巨书等文物古迹,是百色市""新八景""之一。龙川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29年,韦拔群在东兰、凤山等地领导的革命斗争,成立红色政府,这里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1930年5月16日,-、张云逸等领导的红七军途经龙川,曾在""仙竹洞""集合,并参观""海""宁等古迹,晚上在""武庙""(今龙川小学)举行黄火晚会,宣传革命真理,传播革命火种。古老、文明及光荣的革命历史是龙川人民的自豪和骄傲。龙川境内矿产丰富,储藏量天,有金、锰、滑石。钛、硅、铁、辉绿岩等 14种矿。其中锰矿可年产55至75度二氧化锰3—5千吨;滑石矿储藏量100万吨以上,且品位高,白度在90%以上,藏度浅、易开采;钛矿含量达89%,含钛量达49%;硅矿储藏量亦大,约百万吨以上,含矿量达99.2%,是百色地区乃至区内少有的好矿。龙川,素有""油茶之乡""、""龙川好白米""之美称。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根据本地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努力,现已成为油茶,大米、早藕、木薯种植大镇。早有盛名的龙川油茶驰名区内外,现有茶林面积10万亩,成林面积8万亩,年产茶油250万公斤。大米,是龙川久负盛名的农产品,全镇现有水稻面积 14900亩。龙川香糯米更受人晴睐,米质好,洁白如玉,香味浓,营养丰富。旱藕也是龙川特产的一种农产品,块茎大,淀粉丰富,现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淀粉8千吨。木薯种植是群众增收的途径之一,现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木薯3万吨。
历史沿革:
北宋时,置龙川县,属邕州。
清朝时,属泗城府凌云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初,划归百色县,设龙川、惠林两乡。
1950年7月,将龙川、惠林乡及鲁贤乡所属的合保、那银、七贤、练村等地合并,设百色县第八区。
1955年,改称龙川区。
1958年,设先锋公社。
1959年下半年,改称龙川公社。
1961年,分为竹风、龙川两个公社。
1962年,合两公社为龙川区。
1968年,复设龙川公社。
1984年,龙川公社撤改为龙川乡,属百色市。
1994年5月,由龙川乡改为龙川镇。
2002年,龙川镇改属百色市右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