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

行政地名: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 行政隶属:铜仁 行政代码:520627
长途区号:0856 邮编代码:565300 车牌号头:贵D
行政级别:自治县 人口数量:约57万人 人口密度:231人/km²
辖区面积:2469平方公里
地名 人口数量 辖区面积 行政代码 下属单位
后坪乡 105.73平方公里 520627211
洪渡镇 约8700人 75.72平方公里 520627109
中界镇 约2.24万人 75.07平方公里 520627110
甘溪镇 约2.99万人 86.94平方公里 520627111
板场镇 约3.28万人 102.23平方公里 520627112
泉坝镇 103.34平方公里 520627113
中寨镇 520627114
黄土镇 约1.51万人 170.58平方公里 520627115
新景镇 约1.52万人 163.87平方公里 520627116
客田镇 约1.71万人 145.8平方公里 520627108
思渠镇 约2.15万人 181.4平方公里 520627107
土地坳镇 约2.11万人 96.3平方公里 520627106
和平街道 520627002
沙子街道 约3.002万人 96.82平方公里 520627003
祐溪街道 520627004
黑水镇 89.61平方公里 520627101
谯家镇 约4.2万人 163.43平方公里 520627102
夹石镇 约4.01万人 131.77平方公里 520627103
淇滩镇 约3.37万人 102.98平方公里 520627104
官舟镇 约4.61万人 141.15平方公里 520627104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Yanhe Tujiazu Zizhixian)。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地区北部、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周边与省内的德江、印江、松桃、务川和重庆市的彭水、酉阳、秀山等县毗邻。离铜仁大兴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重庆酉阳火车站60公里,326国道和411省道贯通县境。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目前航运能力300吨级,彭水电站建成后通航能力可提高到500吨级。县城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捷,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直达重庆或江、浙、沪等地区。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2468.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006年末总人口57.8万人,其中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3%。县城常住人口8万人。
    【历史沿革】
    隋置务川县,唐置务州、思州,北部置洪杜县。元置沿河佑溪长官司,因地处乌江沿岸,故名。1914年改县。1986年改自治县。
    【行政区划】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辖10个镇、12个乡:和平镇、沙子镇、谯家镇、夹石镇、淇滩镇、官舟镇、土地坳镇、思渠镇、客田镇、洪渡镇、黑獭乡、黑水乡、中界乡、晓景乡、甘溪乡、板场乡、泉坝乡、中寨乡、黄土乡、新景乡、塘坝乡、垢坪乡。
    【沿河资源】
    沿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生物、水能、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仅生物资源就有1000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红苕、马铃薯、烤烟、油菜、花生为主;畜禽以猪、牛、羊、鸡、鸭为大宗;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黑叶猴、小黄豹、黑熊、小灵猫、猕猴和银杏、黄杉、杜仲、香果树等37种。其中沿河白山羊、油桐、乌桕、中蜂蜜历史上被誉为“沿河四宝”,名扬四方。沿河白山羊是皮肉兼优的地方良种,长期放养于乌江沿岸及崇山峻岭中,肉质鲜嫩,膻味轻,谷氨酸含量高,营养丰富,素有山区“羊肉味精”之称。山羊板皮纤维组织细密,厚薄均匀,富有弹性和柔性,抗拉力强,是制作高档革制品的上乘原料,被列为免检产品,远销浙江、福建、广东及港、澳地区,享誉海内外。沿河沙子空心李、武陵富硒茶、塘坝香菌、金竹贡米、中药材、藤制品、菊芋、桑椹花生、苦荞酒等地方民族特产远近闻名。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40万千瓦,120万千瓦的乌江沙坨电站已动工建设,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萤石、铅锌矿、重晶石、铁、铜、汞、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20多种,煤矿理论储量2亿吨,萤石保有储量250万吨,铅锌矿153万吨,铁矿871万吨。矿石品位高,储量可观,具备可开采价值。
    沿河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省“A”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国家级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民风民俗,浓郁古朴;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乌江流经沿河从南至北由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和王坨峡五个峡段30多个主要景点组成,峡长89公里,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峡谷风光鬼斧神工,峡岸奇峰对峙、流泉飞泻、怪石嵯峨、古树苍劲、景观独特、蔚为壮观。沿河麻阳河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有76群730多只黑叶猴,占全球黑叶猴总量的三分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沿河文物古迹有唐永佛寺、宋鸾塘书院、明天缘寺、西汉陶窑、汉砖、汉砖窑、汉墓群和清代乌江洪峰石刻等。近年来,引起考古学界关注的有新景乡乌江西岸的“蛮王洞”。“蛮王洞”相传为三国“蛮王”孟获洞府之一,给后人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及古迹。洞外江流湍急,洞口绝壁上有清代书法家孙清彦书写的“惊涛拍岸”四个大字,几里之外可视之;洞内壁所刻的梵文至今未能破译。
    沿河是革命老区,1934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牵制敌人,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沿河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和睦相处,至今仍保留着土家民歌、摆手舞、肉莲花、打镏子、薅草锣鼓、傩堂戏、花灯戏等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其中肉莲花曾三次获得全国金奖。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沿河旅游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河各族人民发扬“团结自信,奋力争先”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基础强县、三产兴县、旅游活县”和招商引资带动战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陆交通便捷,电力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22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县城日供水能力2.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已建成山羊、黄牛、油桐、乌桕、中蜂、黄豆、花生、茶叶、烤烟、柑桔、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地方工业初具规模,基本建成煤、萤石、铅锌等采矿业;水泥、砂砖、页岩砖等建筑建材业;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酿造等加工业及电力等工业体系。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沿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农”、“兴工”、“壮非”、“活商”的发展思路,谋求促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即:以“倚靠贵阳、面向重庆、依托乌江、挤进长江” 的战略取向,建设成为黔东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和商贸集散中心;利用典型山区优势建设成为山区生态农业大县;利用地方优良品种“沿河山羊”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山羊基地县和畜牧大县;凭借乌江山峡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滨江旅游大县;利用乌江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成为西部能源大县;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重庆及大三峡经济圈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民俗风情】
    沿河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哭嫁、跳丧等,具有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有载歌载舞、优美抒情、女高男低、风趣诙谐的土家花灯;红灯万盏、一片缠绵、语汇含蓄、优美明快的土家摆手舞;气势挥泓,刚猛豪放,动作如行云流水的民间集体舞蹈“肉莲花”;高亢激越、即兴创作、随口演唱的土家族民歌;音色柔和、曲调欢快、活泼优美的民间自制乐器“咚咚奎”;曲版丰富、急促明快、波澜起伏的“耍锣鼓”;结构规整、音韵优美、旋律流畅、号称人类原始戏剧“活化石”的傩坛戏;动作完整、自然奔放、活泼灵巧的“打绕棺”;情真意挚、内涵丰富、催人泪下的“哭嫁歌”;声情并茂、粗犷有力,唱山歌与敲打乐紧密结合,功利性和娱乐性有机统一的“薅草锣鼓”;风格多样、美观实用、独具神韵的土家民居吊脚楼,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舍巴日和赶秋节,摆手舞和接龙舞、肉莲花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天性劲勇、锐气喜舞”、“崇祖、祈福”的古朴民风。衍生的民间艺术让人如饮陈年老酒。此外,还有洪水朝天、巴子酋、田宗显、八部大王、金技“母侯”等神话传说,有针织挑花刺绣、木石雕刻、藤竹编织等工艺,有过赶年、牛王节、六月六等节庆,保持着鲜明的土家民族风格和特色。
    这里有许多土家民俗旅游项目,行程中可品尝土家美食、登土家楼、学唱土家歌、跳土家舞等,同时,您还可以欣赏到乌江、白泥河、洪渡河等流域秀丽的自然风光,参加乌江漂流等妙不可言的专项旅游活动。
    【旅游景点】
    乌江山峡有“千里画廊”之誉的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形成89公里奇峡壮观,从南至北由夹石、黎之、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
    夹石峡为新滩至淇滩峡段。两岸高山奇云,绝壁悬崖,江面滩多流急,峡风呼啸,惊涛拍岸,喧哮山谷。峡内有夹石、木鱼洞、燕子岩等景点。夹石在峡西岸,两石相抱,中交一石,上下皆空。左右虚悬,视之若坠。与其对峙的东岸夹石场以此得名。木鱼洞,有石如鱼, , 击之有声。燕子岩,形如燕子展两翼而飞。峡尾为淇滩,依山傍水,曾为兵家争战之地,出峡往北为江如洗练、山若屏环的县城和平镇,可观大桥飞渡、月境高悬、黄猫警渡、泉珠暖抱、白鹤舞门、锡顶撑云、珠岩积雪、红军渡等县城景色。西岸有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墓和唐思州故城遗址,东岸有清代乌江洪峰摩崖石刻标记等文物古迹。
    黎之峡为黑獭堡至思渠峡段。峡岸峰突起,巨石壁立,怪石嶙峋,有乌杨树、三星洞、古纤道、牛肝、马肺、天鱼池、望夫崖、阴阳泉、神龟翘首、天门石、香炉石、白丝坨 等景点。千年乌杨树,根部几乎全部裸露,是天然的根雕艺术精品。三星洞由大小川洞和珍珠洞组成,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状物类人,堪称洞之明星。天鱼池,水平如镜,青鱼悠游其中。花果山,一片石林中参杂花果草木,似有茅舍,静若仙境。天门石,一石破裂若崩,状似天门欲开。灵牌石,传说为蛮王灵牌,侧面深黑。下有香炉,俨似焚香化纸所熏。白丝坨 ,在东岸山腰一洞泉飘逸而下,如束束银丝,终年不断,每当暴雨过后,泉水如注,形成瀑布直扑江心,称为“飞龙过江”
    银童峡为暗溪河口至毛渡峡段。峡内有银童子和张公子两座险滩。银童子江面狭窄,滩长流急;张公子江面宽阔,曲折如弓。入峡,水流湍急,船行如箭,突然左一山横截江面。船到山前,航向一转,左岸豁然开朗。右岸高山又横截江面。前眺疑江流已尽,后顾不知船从何来,峰回岸转,水复山重,如行迷宫。土坨峡为土坨子至洪渡峡段。峡内山高、水深、谷幽、景奇。在奇峰峻岭间,古木翠竹交织,群猴常嘻戏其间。群山中有一奇峰名金山,离江数十米的山脚的一海螺石,吹之其声深沉浑厚,回荡山谷。龚滩,巨石横卧江心,激起数米浪高,水吼如雷。西岸有古名胜蛮王洞。出峡为洪渡镇,有汉代砖瓦窑群和古汉墓群等文物古迹。
    王坨峡为王坨至石盆峡段。峡内江面时宽时窄,水流时缓时急,两岸林木葱翠,山环若屏。江畔王坨 温从岩间涌出,清澈如玉,经乱石缝分割,形成千支百线,曲折流入江中,在其流经的地方,白露腾腾,茫茫一片,极为壮观。
    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县西北部麻阳河、洪渡河流域,面积43.08平方公里,生物资源丰富,仅维菅束植物和脊椎动物就有8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7种,其中兽类10种,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和豹,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小灵猫、猕猴、林麝、穿山甲、水獭等;鸟类15种,均为二级动物,有鸢、秃鹫、白尾鹞、红脚隼、白冠长尾雉、红腹鸡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2种,其中二 级保护植物有天麻、穗花杉、红花木莲、白辛树、黄莲、厚朴等6种。保护区峡谷、峰丛、飞瀑、洼地、漏斗、溶洞、天生桥、地下水、陡崖、石峰等具有奇、险、幽等特点,自然风景绮丽壮观,其间分布着58群560多只黑叶猴,是贵州黑叶猴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国内最重要和最适宜保护黑叶猴种群的基地。
    淇滩古镇位于县城南部10公里处,此镇开发较早,古迹较多,现有保留完好的四合院6座、石板街、贺龙钓鱼台、 罕见的草书碑、严寅亮等人书写的匾。黔东特区第四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就在该镇,为砖木结构房屋,坐西向东,建于晚清时期,正面三门相连,内为四合天井,总面积810平方米,正门上部用石灰写有“中国工农红军沿河县第四区革命委员会”,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黔东特区第一次维埃代表大会旧址位于县城南40公里的谯家镇高帽峰下,原为张家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 400平方米,高90米,宽18米,四周是封火墙,大门由三块雕花青石搭成,台由细钻青石铺就。祠内正殿中,有16根大柱支擎殿顶,柱基刻有龙、凤、狮、麒麟等图案;正殿前有一小院,两侧一楼一底厢房有转角回廊勾通,各房间都有匀称方格花窗。 1934 年7月,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在此建立, 通过了《没收和分配土地条例》,《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等6个决议。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距县城南约40公里处的谯家镇白石土地湾,建于清代同治八年(1896)年,为木质结构瓦房,有正房7间,两边是厢房,前有朝门,形似撮箕。房顶青瓦覆盖,中部垒一“喜喜 ” 字,两侧塑有凌空飞鸽。正房台阶为细钻青石,其前壁木雕窗上有花鸟虫鱼图案。1934年为贺龙等红三军领导驻地。1956年8月24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7月在纪念红军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县人民政府将原红三军九师政委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字“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手迹制成黑底烫金匾,挂在正房门额,举行了挂匾仪式。
    金角罗夫墓位于县城西岸八宝山,占地148平方米,墓地草木苍翠,左右前三方有石墩围墙。墓碑正面刻有“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墓”,背面刻记金角罗夫遇难简介。民国28年(1939年)12月24日,苏联援华抗日少尉金角罗夫驾机和另两架飞机组成机组,与日军作战,在返航时迷失了方向,在沿河上空盘旋时久,因汽油耗尽迫降坝坨 漫滩 ,其中金角罗夫不幸遇难,民国县政府将其遗体安葬在迎将桥则(今大桥西岸桥头)。1953年县人民政府重新竖碑。1976年因修大桥迁至八宝山石坡公墓。1982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渡纪念碑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贺龙、夏曦率领下,经渝入沿,于5月31日到达县城西岸,6月1日经惠民渡过乌江,击溃敌军,占领全城。1979年6月1日,为纪念红三军渡江及开壁黔东特区45年,县革命委员会于东岸观音岩脚建立“红军渡”纪念碑。碑高4.1米,宽1.2米,四边雕有扁草五星花纹,中棣刻红军渡江及创建黔东特区简介。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在县城东岸观音岩石壁上。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五月中下旬,连降四天大暴雨,乌江水猛涨,淹没了两岸田土、街道、房屋。为记住这一洪水灾害,在观音岩佛洞内刻字标记,文曰“宣统元年岁次已酉大水至此,五月十八日汪世仁笔,六、八十老人肖世珍、周恩寿见”。标志处高海拔314.1米,对研究乌江水历史有重要价值。1985年1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鲤鱼池鲤鱼池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的一个村寨,位于乌江边上,距县城58公里。早听说鲤鱼池有土家吊脚楼群,且规模大,建设年代久,做工精致,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一直思忖要找一个机会去看一下。3月17日,几位上海客人来沿,提出要看乌江山峡,遂成行前往鲤鱼池。上午9点,船从县城东风码头出发,江两岸是盛开的桃花、犁花和油菜花,船在江中走犹在画中游。一路上,观看了千年乌杨树,听了媳妇坨和人体界碑的传说,摄下了古纤道和望夫崖奇观。11点钟,船到鲤鱼池,一个依山而建,四周长满楠竹的村寨映入眼帘。
    水狮子船停靠处是一个泥沙堆积的小山堡,堡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远望去整个儿像个盆景,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乌江边上,能够看到这样一片林子,让人领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林子的树上挂着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彩带,都以为是村民祈愿的灵物,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个个塑料口袋和衣裤碎片,那是涨水时从上游冲下来的垃圾物被林子挡住了,林子像筛子一样把这些东西过滤到了这里。林子的树叫水狮子,这种树在江边生长,具有很强的固地作用,且一般都长不大,城里人常将它作为盆景来栽培,但这里的水狮子有大碗口那么粗,当地村民说,长成这么大,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吊脚楼从鲤鱼池塘向上望,是一排排用木料做的土家吊脚楼,沿斜坡向上走50米即进入村寨。吊脚楼有正房和厢房,正房是一层三间,居正中,厢房一般都是两层,居正房两侧,中间形成一个院子。正房的窗户是木雕的窗花,做工十分精细,内容十分丰富,有钓鱼的,有犁田的,有饱读诗书做官的,也有乞讨的,有跳摆手舞的,也有舞刀弄剑的,还有犀牛望月,野鹿含花,喜雀闹春,鲤鱼跳龙门等一些民间传说及历史典故,好几幢楼房是清末建的,有上百年的历史,通过窗花可以解读出当时江边土家村民的生产生活情景。现在鲤鱼池的土家村民仍然保持着过去的一些生活生产习俗,还留有古时的灶台、家具、火铺,吃水是用背桶,种庄稼背肥也是用背桶,中老年妇女喜包白帕子,初生的小娃戴狗耳帽,如有客人去,土家村民会在堂屋或堂院里摆上一壶老鹰茶,献上几曲打馏子,能够用唢呐、锣、鼓、钹为你合奏一、二百个曲牌,声音时而欢快激越,时而婉转流畅,似行云流水,让你留连忘返。
    农家饭不知是城里的饭菜吃腻了,还是看到青山绿水后平添了几分食欲,总感到在鲤鱼池的这餐饭吃得很香。印象最深的是全羊肉、浑浆豆腐、腊猪脚炖苕粉、糍粑、糊海椒。全羊肉是把山羊汤皮后,将五脏六腑洗净和羊肉一道煮,味道十分鲜美。浑浆豆腐是不加石膏,也不加酸水点出的豆腐,洁白细嫩,清淡爽口,用土木灰搓的糊海椒蘸着吃,别有一番风味。腊猪脚炖苕粉,是用柴火熏的猪脚与红苕粉丝、红苕粉块一起炖,味道十分清香,特别是用这种汤来泡锅巴吃,味道更是鲜美。打糍粑,就土家人来说,一般是过中秋和重阳节时才制作,但现在游客多了,村民们也常打,现打现吃,糍粑蘸豆面,那种香喷喷的感觉让你一生难忘。
    神仙碑文从寨子的另一头下到江边,在半山腰有一座坟,是民国五年建造的,碑板上刻有文字,而两根碑柱上没有刻字,但两根碑柱上能够清楚地看到碑文,既不像人写的,也认不出是什么字,但对得较工整,像是从岩石里印出来一样,若隐若现。当地群众说,这是神仙写的碑文。一老农说,在建造这座碑时,石匠忙了一上午,刚把两根碑柱磨平,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工匠们准备吃中午饭后再来写碑文,但把中饭吃了下来,看到两根碑柱上已经写好了碑文,埤文既不像现写的,用手擦不去,也不像现代的字,以篆非篆,到现在为止,两根碑柱就再没刻字,人们看到的是无法解读的碑文,问当地村民,也不知道碑文的意思,估计是岩石打磨后产生的奇观,究竞何故,看来只有等专家考证了。
    【沿河独产】
    沙子空心李子为沿河独产,因果肉与核分离而得名,限产于沙子镇南庄、永红两村,是区域性特色水果。果色青 灰鲜艳,果肉脆嫩,酸甜适度,营养丰富,芳香可口,每100克含总糖6.5克,还原糖4.4克,总酸0.82,克,维生素C5.66毫克,糖酸比8:1,维生素C高于其他李果和桃、梨,为享誉省内外的果中佳品。
    【其他】
    沿河民族宾馆坐落于县城东岸,乌江之滨326国道沿线,环境幽雅,交通方便安全舒适,集会议、食宿、娱乐为一体。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有92间客房240个床位(其中标准间40间。普通间52间);小餐厅6个,可供120人同时用餐;大餐厅1个,可容纳300多人用餐;娱乐室2间;中型歌舞厅1个;大、中、小会议室各1个;美容美发室1个;停车场可停放50辆大、小汽车。宾馆现有职工37人,其中有高、中职称25人,是一支能提供优质规范化服务的职工队伍,能接待来沿的国内外宾客、旅游团体和大小会议。
    金红大酒店坐落于县城西岸解放南路商业中心路段,具有二星级酒店设施设备,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有80多个床位,大、中、小会议室各1个,大小餐厅一个,可分别供100人就餐和20人就餐,停车场可停放汽车15辆左右,酒店现有职工40人,能接待来沿的中外游客、旅游团体和各种会议。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