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

行政地名: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 行政隶属:五大连池市 行政代码:231182205
长途区号:0456 邮编代码:164300 车牌号头:黑N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1.8万人 人口密度:约118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152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爱民村 231182205208 爱民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82205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182。邮政编码为16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6 ,车牌...【详细】
庆丰村 231182205207 庆丰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82205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182。邮政编码为16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6 ,车牌...【详细】
庆民村 231182205206 庆民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82205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182。邮政编码为16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6 ,车牌...【详细】
振兴村 231182205205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振兴村榜上有名。 振兴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8...【详细】
太平村 231182205204 太平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82205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182。邮政编码为16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6 ,车牌...【详细】
南泉村 231182205203 南泉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82205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182。邮政编码为16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6 ,车牌...【详细】
平安村 231182205202 平安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182205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182。邮政编码为16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6 ,车牌...【详细】
长庚村 231182205201 长庚村是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311822052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182。邮政编码为16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6 ,...【详细】

地名由来:取“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之意。

太平乡位于五大连池最西部,西临克山县北兴镇,南与华山农场接壤,北与本市团结乡隔河相望,东距市区30公里,幅员面积152平方公里,全乡辖8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4350户,总人口1.8万人,现有耕地14.4万亩。近几年,太平乡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三分战略”目标,先后取得了劳动力转移先进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镇等荣誉,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一届党政班子紧紧围绕“20字”建设方针,从太平乡实际出发,突出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白鹅养殖等“六项重点”工作,农业特绿色种植达1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7%,其中马铃薯1.0万亩,实现收入500万元,甜菜种植300亩,亩效益1225元,是黄豆的7倍;畜牧业白鹅养殖达2.2万只,实现收入80万元,全乡户均白鹅一项收入180元;劳动力转移累计达5023人,对外输出387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0%,全户外出达1576户,占总户数的35%,流转土地50240亩,实现劳务收入2000万元;招商引资新引进长庚豆粉加工厂、生资大市场等建设项目,到位资金45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1%;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太平村前期0.8公里白色路面、700延长米栅栏、134平方米“四室一院”等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场乡共建工作顺利开启,为对接单位格球山农场“北绿”食品厂输送务工人员11名,秋整地工作中,引龙河农场为我乡进行大型机械深松整地3000亩,其中500亩连片反租倒包,为明年的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太平乡小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五市——太平通乡公路于2005年竣工通车;“村村通”太平——南泉村7公里白色路面于今年10月顺利竣工通车;完成了2000平方米农机合作社院房建设;教育、教学顺利通过国家教育督导检查验收;农村砖瓦化率达到48%,有线电视及电话普及率达50%以上,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太平乡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三文明”进一步协调发展,呈现出政通人和蓬勃发展的新景象。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