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北代乡张北召什村

行政地名:张北召什村 行政隶属:北代乡 行政代码:131123201232
长途区号:0318 邮编代码:053300 车牌号头:
行政级别:

地名由来:战国时期,武强县地处燕赵边境地带,北为燕国,南为赵国。史志记载:先属燕,后属赵。那时的边界多以石刻字,竖立于两国交界处,称界石,高大醒目,行政管理、种地收税等均以界石为界。当时在赵国边境上立的界石,简称“赵石”。有移民迁居至此定居立村,便以界石为标志,冠以方位和姓氏而命名村名:位于燕赵界石西北方位立的村,便叫做西北赵石;有刘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起村名刘南赵石;有杨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称杨南赵石;有王姓人家定居燕赵界石南面的,便称王南赵石。天长日久,村名用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演化,后来人们把“赵石”写为“召什”,于是成了今天的西北召什、刘南召什、杨南召什、王南召什等字样。

张北召什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15公里,距北代乡政府7.7公里。全村共703户、2527人,党员47人,村域面积11500亩,机井37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张北召什村与张沙洼村、吴沙洼村、田沙洼村、葛沙洼村、樊沙洼村、王沙洼村、杨南召什村、青莲寺村、留寺林村、朱家庄村、栗家庄村、韩家庄村、韩旺洼村、解村村相邻。

张北召什村附近有衡水武强年画博物馆、周窝音乐小镇景区、周家窝商周遗址、溃水堤遗址、花园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武强温室黄瓜、武强酥鱼、武强黄瓜、天鹰椒、饯面馒头、张搭等特产,有武强木版年画、武强打花膀、武强木版年画、深州形意拳、甘陵春酒酿造技艺等民俗文化。

北代乡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王沙洼村 131123201235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区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详细】
朱家庄村 131123201225 朱庄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南距县城10公里,位于武强县与献县交界处,全村4个村民小组,共238户,851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30人,耕地面积2350亩,机井8眼,属于典型的农业...【详细】
田沙洼村 131123201234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区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详细】
栗家庄村 131123201224 栗庄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南距县城10公里,位于武强县与沧州市献县交界处。全村4个村民小组,栗庄村农村人口302户1103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30人,耕地面积2320亩,机井7眼...【详细】
张沙洼村 131123201233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区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详细】
韩家庄村 131123201223 韩家庄村位于武强县城北10公里,南临县道大寨路,村内水泥路三横六纵,出村道路四条,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535户,人口1652人,村内两委班子8人,党员36人。全村共有土地4908亩,机...【详细】
张北召什村 131123201232 地名由来: 战国时期,武强县地处燕赵边境地带,北为燕国,南为赵国。史志记载:先属燕,后属赵。那时的边界多以石刻字,竖立于两国交界处,称界石,高大醒目,行政管理、种地...【详细】
韩旺洼村 131123201222 地名由来: 此处在清代是北代村大财主贺家的千亩庄园。当时有刘姓兄弟二人在此定居,给贺家种地,取名北代东庄子。因该村在韩旺村北,地势低洼,1942年更名为韩旺洼。 韩旺洼村...【详细】
解村村 131123201221 解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15公里,距北代乡政府7公里,全村总耕地面积2550亩,本村占地面积550亩,共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916人,总户数300户,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详细】
吴沙洼村 131123201231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区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详细】
东刘堤村 131123201220 地名由来: 相传,宋代杨延昭为抵御辽兵在此筑堤设“溃水阵”。明永乐年间,刘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了三村,借堤冠以姓氏取村名。村址在西的,名西刘堤;在东的名东刘堤;在西刘...【详细】
葛沙洼村 131123201230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区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详细】
西刘堤村 131123201219 地名由来: 相传,宋代杨延昭为抵御辽兵在此筑堤设“溃水阵”。明永乐年间,刘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了三村,借堤冠以姓氏取村名。村址在西的,名西刘堤;在东的名东刘堤;在西刘...【详细】
樊沙洼村 131123201229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在北部滹沱河泛区立村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而且都是沙土地,于是这一带相邻的几个村都叫沙洼村,所不同的是在村前分别冠以田、王、樊、张、吴、程、葛...【详细】
樊堤村 131123201218 地名由来: 相传,宋代杨延昭为抵御辽兵在此筑堤设“溃水阵”。明永乐年间,刘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了三村,借堤冠以姓氏取村名。村址在西的,名西刘堤;在东的名东刘堤;在西刘...【详细】
杨南召什村 131123201228 地名由来: 战国时期,武强县地处燕赵边境地带,北为燕国,南为赵国。史志记载:先属燕,后属赵。那时的边界多以石刻字,竖立于两国交界处,称界石,高大醒目,行政管理、种地...【详细】
后刘堤村 131123201217 地名由来: 相传,宋代杨延昭为抵御辽兵在此筑堤设“溃水阵”。明永乐年间,刘姓人家由山西迁此建了三村,借堤冠以姓氏取村名。村址在西的,名西刘堤;在东的名东刘堤;在西刘...【详细】
青莲寺村 131123201227 地名由来: 明朝弘治年间,有一个在此建寺庙的和尚叫“青莲”,寺庙竣工后取寺名叫青莲寺。该村建于青莲寺一侧,即以寺名命名为村名。 青莲寺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1...【详细】
留寺林村 131123201226 留寺林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13公里,距北代乡政府8公里。全村共493户、1393人,党员24人,村域面积4000亩,机井11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留寺林村与朱...【详细】
后韩旺村 131123201216 后韩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南距县城6公里,距北代乡政府2公里。全村4个村民小组,后韩旺村农村人口130户523人,村“两委”成员3人,党员22人,耕地面积1350亩,机井10眼。属于典型...【详细】
苑庄村 131123201215 地名由来: 在明代是北代村一财主家的园林,后来园人定居下来,年久成村,借此取村名称苑庄。 苑庄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10公里,距北代乡政府2公里。全村共183户、802人...【详细】
杜林村 131123201205 杜林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7公里,全村共390户,1650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35人,耕地3000亩,机井32眼,典型农业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杜林村与后西代村、北平都村...【详细】
尚北代村 131123201214 尚北代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2公里。全村四个村民小组,共160户600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28人,耕地面积1500亩,机井7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 尚北代村与孙村村、苑庄村、...【详细】
后西代村 131123201204 后西代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5公里,全村5个村民小组,后西代村216户738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34人,耕地面积2000亩,机井16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主要以种植小麦、...【详细】
孙村村 131123201213 孙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5公里,距北代乡政府0.5公里。全村共90户、320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8人,耕地1100余亩,深机井5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详细】
北代村 131123201203 北代村位于武强县北代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公里。全村8个村民小组,北代村农村人口365户1080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41人,耕地面积3150亩,机井27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主要...【详细】
东杨武寨村 131123201212 地名由来: 据传说,北宋杨延昭驻防武强一带,为抵御辽军进犯布设“溃水阵”时,曾在此处安扎三处营寨:位南者称前杨武寨,位北者称后杨武寨,位东者称东杨武寨。明永乐二年(...【详细】
前韩旺村 131123201202 前韩旺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4公里,全村6个村民小组,前韩旺村农村人口340户1124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25人,耕地面积2222亩,机井8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主要以种...【详细】
后杨武寨村 131123201211 地名由来: 据传说,北宋杨延昭驻防武强一带,为抵御辽军进犯布设“溃水阵”时,曾在此处安扎三处营寨:位南者称前杨武寨,位北者称后杨武寨,位东者称东杨武寨。明永乐二年(...【详细】
马庄村 131123201201 地名由来: 相传,北宋年间,宋将杨延昭在武强安营扎寨,布有“溃水阵”以御辽兵,并在该村处设有骑兵拴马场,东西两头设有看马房。后来这一代逐渐发展成居民区,借此取村名为...【详细】
前杨武寨村 131123201210 地名由来: 据传说,北宋杨延昭驻防武强一带,为抵御辽军进犯布设“溃水阵”时,曾在此处安扎三处营寨:位南者称前杨武寨,位北者称后杨武寨,位东者称东杨武寨。明永乐二年(...【详细】
南代村 131123201209 2020年10月,河北省司法厅、河北省民政厅命名南代村为第六批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南代村榜上有名。 2019年...【详细】
南平都村 131123201208 地名由来: 明建文四年正月,一姓平名保的都指挥使领兵在此阻击燕王的军队南下,故此村民遂以其姓和其职务取村名为平都,并以当地药王庙为界,居北者名北平都,居南者称南平都...【详细】
前西代村 131123201207 前西代村隶属于武强县北代乡,距县城4公里。全村六个村民小组,共380户1171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27人,耕地面积2200亩,机井18眼,属于典型的农业村。 前西代村与南平都村、北平...【详细】
北平都村 131123201206 地名由来: 明建文四年正月,一姓平名保的都指挥使领兵在此阻击燕王的军队南下,故此村民遂以其姓和其职务取村名为平都,并以当地药王庙为界,居北者名北平都,居南者称南平都...【详细】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