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石龙镇
行政地名: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石龙镇 | 行政隶属:京山市 | 行政代码:420821110 |
长途区号:0724 | 邮编代码:448000 | 车牌号头:鄂H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56万人 | 人口密度:约85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301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因源于境内主要河流司马河的上游隔河两山形似一条卧姿石龙,故而得名。
2022年3月,石龙镇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20年8月,石龙镇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13年7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石龙镇为2012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一、 基本情况
石龙镇位于京山县西南部,全镇版图面积301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3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011公顷。总人口25583人,其中农业人口23205人,人口出生率7‰,自然增长率1.4‰。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共9人,设三个内设机构: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
200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600万元,比上年增7万元,农业现价总产值15900万元,比上年增加32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比上年增830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0万元。
工业经济:紧紧围绕县委“兴工富县”战略,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15万元,比上年增65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24万元,比上年增1163万元。全镇工业企业达170家,从业人员1424人,企业上缴税金195万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加大。民营经济掀起0,2004年共启动民间资本1520万元,涉及大米加工、养殖、运输等多种行业。
农业经济:以“三增”为目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调优种植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全面丰收。200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264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311公顷,粮食总产36494吨,创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棉花总产582吨,肉类总产1920吨,其中猪肉产量1350吨,禽蛋产量480吨,水产品产量522吨。围绕优质稻、西瓜、花生等特色和优势产口,建成了5000亩优质稻、5000亩优质西瓜、5000亩优质花生的生产格局,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重点推广“油瓜稻”、“油瓜菜”、“猪鱼鸭”等种养模式,高效模式面积达70%以上。
社会发展:2004年是石龙发展变化最快的一年,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22个村共投资200万元,修建水利设施200余处,修通村公路50公里,做到了村间晴雨通车。目前,长10.5公里的兰音—田音—仙女段通村公路已全面动工,预计11月底可竣工。
上刘家畈遗址
上刘家畈遗址位于京山县石龙镇梭墩村,该遗址地处司马河东岸一坡地上,遗址南200米为刘家畈湾,西端为司马河。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60米,面积约9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标本
历史沿革:
据文献考称,汉初,石龙属江夏郡云杜县,隋大业三年(公元621年)起属京山县辖,建国后为京山县罗桥区,后改为第七区;1957年1月撤区设罗桥指导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五三人民公社。
1959年3月划归永漋人民公社管辖,同年11月,又将刘集、王集、下洋三个管理区划入五三农场罗桥管理区直属县辖。
1961年改为区社制时,成立石龙区,辖罗桥、刘集、王集、丰谷4个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时,改为石龙人民公社,辖丰谷、王集、罗东、罗西4个管理区,原刘集公社划归雁门口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社设区,为石龙区;1987年10月撤区改乡,为石龙乡;1998年1月,撤乡建镇,为石龙镇至今。
2018年2月22日,京山撤县设市,以原京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京山市的行政区域,石龙镇归京山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