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
行政地名: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 | 行政隶属:曲阜市 | 行政代码:370881001 |
长途区号:0537 | 邮编代码:272100 | 车牌号头:鲁H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2.8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11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28.3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在鲁国故地,故得名。
鲁城街道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明故城之中,是曲阜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面积28.3平方公里,辖26个村(社区),有9760户,28622人。现有基层党组织112个,其中村级党委1个(南 池党委),党总支14个,党支部97个,党员1964人。2376年,全街道完成财政收入1.1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89万元,增长26.3%和23.7%。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鲁城为主线,以“确保济宁第一方阵、力争位次逐年前移”为目标,突出平衡发展和创新发展两个关键,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抢抓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三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人文、资源三大优势,实施工业立街、民营强街、旅游商贸兴街三大战略,突出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重点,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旧城改造、旅游商贸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四个突破,全力推进平安鲁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项建设,形成了三大重点支撑、四大突破牵动、五项建设平衡推进的发展格局,全街道呈现出政治安定稳定、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齐鲁乡镇之星、省社会文化先进单位、济宁市经济强乡镇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平安济宁”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四年被命名为济宁市“五个好”党工委。
-
经济发展
按照“三二一”为序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顶天立地上规模,一手抓铺天盖地扩总量,大力发展拓展旅游商贸业,积极改造提升主导工业,进一步巩固提高生态农业。现已形成了“四纵四横”商贸街,通过改造,提升了阙里宾舍和曲阜国际大酒店的接待水平;引进了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孔子展览馆等文化产业项目和旅游商贸项 星盛木香屋木业公司目。坚持政策倾斜、精力倾斜、财力倾斜,实行副科级领导干部包保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前民营企业发展到43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1家,重点骨干企业39家,出口创汇企业26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700多户。形成了包装彩印、新型建材、高档造纸、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元件和房地产开发等七大优势主导产业。为突破发展空间受限的制约,于2373年底着手实施鲁城工业园规划,在曲阜工业园征地1500亩,建成“园中园”。南池、大庄、仓巷、红星、南泉等居委充分发挥在集体积累方面的优势,积极创办“园中园”、“区中园”,以此为依托,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和城区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引导优势产业链项目向园区集聚,连片发展。目前,入园项目达到8个,总投资4亿多元。全部投产达产后可新增利税3600多万元。深圳投资5000多万元的加德彩印项目于2376年9月份投产;大庄引进的嘉禾油脂项目投资6628万元,年消化玉米胚芽15万吨,已于去年12月下旬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值2.8亿元,利税2600万元。红星引进的中日合资星盛木香屋木业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主导产品木制门全部出口,去年又与美国欧迈支公司合作,新上整体橱柜生产线,产品全部出口。元月7号,又与邹城精益煤化工公司合作,投资1237万元新上涂管生产线,已正式签约。
-
党的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原则,以“两推一选”等办法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目前社区党组织-、居委主任一人兼的18个,“两委”成员交叉任职96人,占总数的68%。“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3岁,高 中以上文化程度94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3人,女干部24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坚持因居制宜,分类指导,对各社区居委全年工作实行千分制量化考核,每年初定指标、签订责任书,年中现场观摩点评,年末综合述职考核、兑现奖惩,形成了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监督考核三大体系,充分调动了各居委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积极性。2376年,全街道上缴税收过100万元的居委达13个,其中1237万元以上的1个,600万元以上的1个,237万元以上的6个。南池居委上缴税收1239万元;南关居委上缴税收610多万元。红星、通相圃等规模较小的居委上缴税收在150万元以上。形成了大居委跨越发展、中间居委强力突破、小居委奋力赶超的大好局面。自2376年元月份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各社区规模和千分制考核结果,对各社区在职党组织-工资实行统筹,由街道财政统一发放,既解除了党组织-的后顾之忧,又使支部-工资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此举使各居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
-
城市建设
本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适度超前、永续利用的原则,鼓励城区居委和企业积极参与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在参与城市建设中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2376年,南池、南关、北关、大庄、西关等居委,围绕“两线一 点”(两线:327国道城区段,春秋西路;一点:大庄村庄改造),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旧村居改造的优惠政策,积极对接市里确定的13个城市建设项目,全年新增住宅小区和商业用房30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多元。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各居委共投入1500多万元,大力开展小街巷治理和主要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改善了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南关商城三期已完成主体工程近半,大庄教授花园、苗孔中瑞酒店、池涯百意四期已立项,西关327路北商业改造等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在市里确定的5个示范居委的基础上,又确定6个居委为鲁城街道示范居委。目前“十个一”建设任务已高标准完成。 “三级联创”活动和“三学三创”活动代表曲阜接受了济宁的评估验收,南池居委代表山东省承接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场会和苏鲁豫皖四省计划生育现场会;池涯居委代表省委接待了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赵白鸽一行的调研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
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及社会事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层次、平衡推进”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以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文化建设和文明街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文明街达到90多条,标准文化大院 达90%以上,新增群众文体活动场所6个,共1.2万平方米。救助各类-246人,发放救助金15万元。教育投入持续增加,资助并减免贫困生杂费3万多元。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85%以上;各居委用于升学奖励的费用达100多万元。田家炳小学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乡镇学校。苗孔投资300万元的春秋小学已开始招生。新型合作医疗平衡推进,覆盖率达100%,全年报销医药费80多万元;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发展到48个;2376年度被省扶贫办、省卫生厅命名为全市唯一医疗救助医院,被评为全市卫生先进单位、新型合作医疗先进单位。国防教育、拥军优抚、养老托老、扶弱助残等工作继续保持了全市领先水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层层监管、定期排查、及时化解的原则,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预防为主,建立健全了“三位一体”、警-动的防范网络,积极推广了电子监控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安全感。目前,全街道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
名胜古迹
曲阜是我国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籍中有“鲁有大庭氏之虚”,黄帝、炎帝、少昊生于曲阜的记载。考古探掘中,曲阜境内先后发现2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量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是人口相对稠密、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域。商代南庚至盘庚初于此建都。周初封鲁,在此建都800余载。此后3000多年间,历代王朝一直在这里兴邦建国,或设郡置县。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历代帝王对孔子加封追谥、增广庙宇、扩大陵地,对其后代广施恩荣,营建府第,赏赐珍品异物。贤儒名宦竞相云集,顶礼膜拜,赋诗留言,留下不可胜数的文物古迹。
古城遗址
周鲁国故城始建于西周早期。城近于扁方形,南垣较直,东垣长2.53公里,西垣2.43公里,南垣3.25公里,北垣3.56公里,周长11.77公里。墙基宽40米左右,墙高10米左右。周以护城河环绕,河宽30米左右。已发现城门11座,门道宽8~14米,长30~42米不等,都有直通城内的交通干道。城内东西及南北向干道各5条,与若干衢道,将宫殿、作坊、市井、居住区连成一体。城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排水道,东连东城外壕,向西流入洙水。
故城城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宫宅建在城中心高阜上,宫宅东南及西南为贵族官宦居区,北面为市贾区,居民区散布于城四周近城墙处。这种城市格局,完全符合“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周代礼制。宫宅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占地约27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夯土墙,宅南有干道直通城南东门,门南三里处有舞雩台,宫宅、城门、祭坛连成故城的中轴线。城内发现手工业作坊11处,冶铁4处,冶铜2处,制骨2处,制陶3处。城东、西、北三面靠近城门处,有居住遗址11处。城内西部有墓地4处,发掘墓葬137座,其中周代墓葬128座,出土了大量随葬品。现地面尚存周鲁国故城部分残迹。有残存城墙、舞雩台址、望父台址、战国大墓封土、斗鸡台址等。
汉鲁国故城遗址位于周鲁国故城的西南部,西汉时建。城为扁长方形,东墙长1.88公里,西墙长1.46公里, 南墙长2.5公里,北墙长2.56公里,城垣周长8.4公里,面积约4.2平方公里。汉城西、南两面仍沿用周鲁故城旧垣及城门。东、北两面城垣新筑,墙宽约10米,每面各开城门一座,门道长15米左右,宽7米左右。护城河宽18~23米,深1.8~2.7米不等。城内新辟干道3条,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曾出土有陶、玉、石、铜、铁器物及五铢钱等汉代遗物。
宋仙源县城遗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下诏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徒治于寿丘,并在寿丘旁营建了新县城。城垣为“土筑卑隘”,明嘉靖间废弃后,逐渐坍塌。据所留遗,城东垣609米,西垣687米,南垣502米,北垣531米,城区面积约0.376平方公里。四面皆有门,东、西门存铺地石,西门两侧有部分残垣,北门至1960年代初期尚保存完好。北门为砖砌拱形门洞,高4米,长12.80米,宽10.60米,门洞顶横铺圆木11条,呈宋元时代建筑风格。城门上建有门楼3间,四梁八柱,单檐灰瓦前出厦。城门里外门额镶石匾二块,北面刻有“望岳门”,南面刻有“瞻峄”,下款为“雍正八年敬书”。城内有石砌十字形路通往四门,北门内路东为县衙署,路西为监狱。衙署址内遗有元代石碑三通。
明曲阜县城位于周鲁故城西南隅。明正德八年(1513年)至明嘉靖元年(1522年)为护卫孔庙而建。城高约6米,宽约3米,东墙长1.2公里,南墙1.4公里,西墙0.7公里,北墙1.5公里,城区面积约1.41平方公里。护城河宽、深均约3.3米。城有5门,均建有瓮城。孔庙、孔府居城中部,将城区隔成东、西两部分。城内街道多呈丁字形,有跨街牌坊30余座。官署多集中于西部,店铺多集中于东部。孔庙、孔府、颜庙及30多座贵族府第展现明清时代小城风貌。
孔林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l.5公里处,又名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初不过顷余,后经历代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周筑有围墙,前有至圣林坊及二道林门。门内有一南北林道,长1266米,宽44米。林道西侧,偏南处为 孔子墓葬区。过洙水桥及坊,有思堂、享殿,后为孔子墓。孔子墓东有孔鲤墓,南有孔伋墓,形成“携子抱孙”之势。孔子墓葬区周围多为战国时代墓葬,再北多为汉代墓葬。明代衍圣公墓群在孔子墓西北1公里处。其它均散布林内,穿插而葬。林内现存石碑4千余块,树近10万株,出土许多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林内较有影响的孔氏后裔墓还有汉博陵太守孔彪墓、宋兵部尚书袭封文宣公孔仁玉墓、宋四十六代衍圣公孔宗愿墓、清代戏曲《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墓等。
孔林建筑。东汉永寿三年(157年)重修孔子墓时,造神门,建斋宿,元至顺二年(1331年)始建林墙,筑林门,明弘治七年(1494年)建享殿,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洙水桥坊,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扩林地,筑新墙,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门坊、林墙等。孔林林墙高3.30米,厚1.10米,长达6834米,石基砖砌。现存元、明、清建造的殿、堂、坊等116间。
万古长春坊位于曲城北门与孔林之间的神道中部。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石质,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柱方形抹棱。中二柱雕云龙,柱下以抱鼓石相夹,石上蹲幼狮。明间坊额中间刻“万古长春”四字,旁雕二龙戏珠,次间雕双凤朝阳,稍间雕行龙。坊东西各有碑亭一座,均为明万历年间建。亭为重檐绿瓦歇山顶,东亭内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西亭内立“阙里重修林庙碑”。林内古建筑有至圣林坊、大林门、二林门、洙水桥与洙水桥坊、思堂、享殿、楷亭、驻跸亭、鸾音褒德坊等。
至圣林坊位于神道北端,大林门之前。木坊三间,四柱三楼绿瓦顶,柱以石鼓夹抱,明间透雕云龙花板,中刻“至圣林”三字。坊始建于明中期,清康熙年间重修。“文革”中被破坏,1980年重修。
大林门位于至圣林坊后,两侧出八字墙。门三间,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绿瓦悬山顶,台基周围以木栏,明间为车辆人马来往通道。始建于元至顺年间,明崇祯、清康熙年间重修。
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又称至圣庙。孔子殁后,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岁时奉祀。隋朝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存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正殿及大门改用黄色琉璃瓦和金龙合玺彩绘。孔庙南北东侧637米,西 侧651.7米;东西南侧141米,中部153米;面积约9.6万平方米。共九进院落,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整体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现存殿、堂、亭、门、坊等104座,466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一千余块,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内重要建筑前向后依次为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德侔天地及道冠古今坊、圣时门、壁水桥、同文门、奎文阁、金代碑亭、元代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东西庑、寝殿、圣迹殿、诗礼堂、崇圣祠、金丝堂、孔子故宅门、阙里坊。
奎文阁位于同文门后,系收藏帝王所赠书籍、字画之处。始建于北宋初年,为五间重檐,金代改为三檐,明弘治时扩为七间三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覆黄琉璃瓦。阁高24.35米,阔30.10米,深17.62米,歇山黄琉璃瓦顶,施四层斗拱。阁内部上下两层,中还夹有暗层,木构架为层叠式,上层柱立于下层的斗拱之上。下层南一间为廊,后四间为阁身。外用24根八棱石柱,内用22根木柱。柱头以额枋相连,上施五踩品字斗拱,斗拱承梁,梁上安天花。暗层及上层用通柱,外金柱直达腰檐斗拱,内金柱承梁,童柱立于下层的挑尖梁上,穿过平坐直达腰檐斗拱,系中国古建筑中罕见的结构。
大成殿。因尊崇孔子集先贤先圣之大成而名,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在庙中最高、最大,规格超群。始建于宋天僖二年(1018年),现存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火后重建。殿高24.80米,阔45.69米,深24.85米。殿立于2.1米的台基上,前与月台,后与寝殿相连。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黄瓦歇山顶,金龙和玺彩画。柱架结构简洁整齐。外围为28根石檐柱,高近6米,承下檐斗拱及围廊天花。前檐下的10根深浮雕石柱,每柱有二龙上下对翔,争戏宝珠,龙周遍刻云朵,柱下端刻山石波涛,是我国稀有的石刻艺术品。余18根为八棱水磨石柱,每面浅雕9条团龙,每柱72条,总计1296条。中圈为16根木金柱,高约15米,承上檐斗拱及殿中的外槽天花。内圈也为16根金柱,高约18米,承殿中的内槽天花。殿内正中为斗八藻井,内额枋及小额枋间为一斗六升斗拱。殿外下檐用七踩单翘重昂斗拱,上檐用九踩单翘三昂斗拱,斗拱用材超过北京故宫太和殿9厘米的斗口。殿内正中木制神龛内为孔子坐像,高3.35米。龛上施十三踩斗拱,龛前为垂莲柱罩,柱雕降龙。其前面有4个神龛,再外还有6对神龛,供奉四配十二哲。殿内悬有清朝历代皇帝所题匾额、对联等。
孔府
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孔府占地约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463间。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东路为东学,有家庙、慕恩堂、一贯堂等。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等。明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拓广,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扩修。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曲阜城东1公里的高阜上,南北长230米,南端宽68.20米,北端宽71.20米,面积1.6万余平方米。原有殿亭门坊等2l座,现存13座,57间,建筑面积941平方米,均为明清建筑。庙内还存有宋、元、明、清石碑35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时,敕在鲁太庙旧址重新建庙。元及明时多次重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大修,其后又多次重修。于1953年、1978年两次大修。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重要建筑有棂星门、经天纬地与制礼作乐坊、康熙御碑亭、元圣殿等。
元圣殿位于周公庙三门内的中心院落,是该庙主体建筑。高11.8l米,阔五间23.7米,深三间12.26米。绿瓦歇山顶,前出廊,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拱,二朵,布局稀疏,用材粗大。殿内正中为周公塑像,木雕神龛上悬清高宗书“明德勤施”匾额,东侧神龛内为伯禽塑像,西侧站立金人塑像。
颜子庙
颜子庙是祭祀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庙宇,位于曲阜城北门内东侧。原建于曲阜城东北三公里的五泉庄附近,元延祐四年(1317年)移建于陋巷故宅处,致和元年(1328年)落成。明代多次重修,明正德二年(1507年)鼎新修建,奠定了现存规模。其后又多次修葺,1979年进行了大修。庙南北长247.3米,东西南端104.5米,北端87.5米,占地约2.5万平方米。五进庭院,第一进庭院,由石坊和石柱组成,自第三进庭院分成东、中、西三路。现存元、明、清建筑24座,159间。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建筑有陋巷坊、卓冠贤科及优入圣域坊、复圣门、陋巷井亭、御碑亭、乐亭、复圣殿、杞国公殿等。
复圣殿为颜庙的正殿,位于第三进庭院内。元代时为五间重檐,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建时扩为七间。殿高17.48米,阔31.22米,深17.10米。重檐绿瓦歇山顶,下檐斗拱五踩重昂,上檐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明间六攒,次间四攒,稍间下檐四攒,上檐三攒,两山明间各五攒。殿内东西向一列中柱,顶有天花,绘团龙,明间有藻井。殿有回廊,擎檐用26根石柱。前檐下中四柱深浮雕一条降龙,周刻云朵,底衬山石,外二八棱石柱减地平镌升降龙,最外二八棱石柱刻凤凰及花卉,此八柱为明正德遗构。
杞国公殿位于西路正门内,是祭祀颜子父亲颜路的地方,元代始建专祠。殿五间,高8米,阔15.60米,深7.33米。单檐庑殿顶,灰瓦绿琉璃剪边。四柱五檩前后廊式木架,前出廊,宋代建筑特点,又有元代特色,是颜庙现存最早的建筑。
碑刻
汉魏及北朝碑刻。曲阜现存西汉碑刻6石,东汉19石。汉碑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另有魏碑1石,北朝碑刻4石。这些碑刻书法浑厚严谨,气势磅薄,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及字体演变具有重大价值。原多分存于孔庙、孔林内,为加强保护,1978年多数已移入孔庙东庑内。重要碑刻文物有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孔羡碑、贾使君碑及多通名人碑刻。
乙瑛碑全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亦称《百石卒史碑》或《鲁相置孔子庙碑》等。东汉永兴元年 百石卒史碑(153年)刻立。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两侧刻有缠枝花纹,间以灵芝形纹。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述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的公文及对乙瑛的赞颂。字体属成熟的汉隶,对研究孔庙沿革及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礼器碑全称《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东汉永寿二年 (156年)刻立,圆首,高170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碑四面刻字,均为隶书阴刻。碑阳16行,每行32字,记述韩敕修孔庙和制作礼器等活动。其他三面均刻立碑人姓名及资助钱数。其书法艺术被推为汉碑第一杰作。
史晨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又称《鲁相晨孔子庙碑》。碑文17行,每行36字,为史晨请祀孔子的奏本,东汉建宁二年 (169年)刻。碑阴为《史晨后碑》,全称《史晨飨孔子庙碑》,又称《汉鲁相晨谒孔子冢文》,碑文14行,每行36字,记述祭孔盛况及修治遗迹等。碑阳、阴均为隶书阴刻,端正典雅,含蓄自然,是汉隶的代表碑刻之一。
贾使君碑又称《贾思伯碑》,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刻立。碑方首,浮雕双龙。高215厘米,宽84厘米,厚20厘米。额题“魏兖州贾使君之碑”,碑文24行,每行40字,记述贾思伯在充州任内的政绩。题文均为阴刻楷书,笔法高古,遒劲浑厚,为魏体名碑。宋、元两度复出,1951年自兖州移入曲阜孔庙。
隋唐碑刻。孔庙中原存隋碑1块,唐碑14块。后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原存及1957年以来新出土的隋碑1块,唐碑6块,墓志5石,唐人题记9则。
赠太师鲁先圣孔宣尼碑。唐仪凤二年(677年)刻立,高360厘米,宽127厘米,厚32.5厘米。半圆首,额题为篆书。碑文为隶书阴刻,有唐武德九年(626年)封孔子后裔为褒圣侯诏书,乾封元年(666年)赠孔子太师诏书,还有致祭祝文和请立碑孔庙奏文。碑原有龟趺,金明昌二年(1191年)断为二,即改为方座。
鲁孔夫子庙碑。李邕撰文,张庭珪书。唐开元七年(719年)刻立。高402厘米,宽145.5厘米,厚61.2厘米。半圆首,篆书额题。正文19行,每行60字。
文宣王庙门记碑。唐大历八年年(773)立。裴孝智撰文,裴平书丹并篆额。高168厘米,宽72厘米,厚14厘米。碑首浮雕龙纹,有额、篆书。碑文隶书,20行,每行35字,记述新修孔子庙门事。碑阴刻有贞元十五年(799年)、咸通九年(868年)的两则题记。
独孤景墓志。书丹及刻石年月不详。墓主葬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志盖60.5厘米见方,顶39厘米见方,盖通厚4厘米,上正书阴刻“唐故任城县令独孤公墓志铭”。志石60厘米见方,厚9厘米,已残为三块。李华宗撰文,楷书19行,每行18至25字不等。民国年间于伊家村出土。
宋金元碑刻。宋金元时期,曲阜碑刻逐渐增多,以谒林庙题诗、题名、题记等专门刻石为多。孔庙现存宋代碑刻9块,刻石11块,孔子画像刻石4块,明代重刻宋碑5块,另有宋人题记16则。较为著名的有吕蒙正撰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铭,米芾书孔圣手植桧赞、玄圣文宣王赞等碑及杜衍书札刻石。孔林除墓碑外,有刻石10块,题记2则。周公庙有宋真宗撰书的“文宪王赞”碑。
金代碑刻较少,孔庙现存党怀英撰“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题“杏坛”碑,赫铣谒词题记,及幸存下来的“大乘寺铸钟铭碑”,其它碑刻上还有高德裔等人的题记11则。
元代是谒庙题记刻石的最丰时期,现存刻石6l块,题记42则,碑石共存70余块。有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虞集等人书写的碑刻,有著名学者杨奂、郭守敬等人的题诗、题记。这些碑刻现多存于孔庙、孔林内。
米芾孔圣手植桧赞碑 宋崇宁二年(1103年)刻立。碑圆首,高148.5厘米,宽6l厘米,厚19厘米。正文四行,题、款各一行。均为行草,充分体现米芾的书法特点。原在手植桧侧,后移入孔庙十三碑亭院内。
金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 金承安二年(1197年)刻立。高360厘米,宽158厘米,厚51.9厘米。螭首龟趺,有额。党怀英撰文并书丹,额题篆书,正文隶书。立于孔庙十三碑亭南排东起第三亭内。碑阴刻有蒙古乃马真后四年 (1245年)元好问拜奠孔子庙林题记,和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杨奂谒庙诗,均为行书。
明清碑刻。曲阜现存的4000余块碑刻中,明清时期的有3000余块。碑刻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有修庙及祭孔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谒庙题记,最有特色的是谒庙诗文的刻录。在一些谒庙修庙的碑文题记中,还涉及到刘六、刘七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及捻军在曲阜一带活动的史实。
在孔庙历代碑刻中,明清时期的碑刻在数量上虽然最多,但书法整体水平并不太高。较为有名的有董其昌的题跋,李东阳的诗、赋,周天球的谒庙诗、题记等。孔林碑刻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铁保、何绍基、阮元、孔尚任、康有为等人题写的墓碑,吴宽、施闰章等人的谒墓诗文、题记等。此外,大柳村还有梁同书题写的墓碑。
慈禧赐孔令贻“寿”字碑,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立。高213厘米,宽92厘米,厚24厘米。上款正书“慈禧皇太后御笔,光绪二十年十月十五日”,下款正书“赐赏戴双眼花翎袭封衍圣公孔令贻”,中草书一大“寿”字。存于孔府二堂内。
玉虹楼法帖刻石。玉虹楼是孔氏十二府孔继涑的书斋名。他在这里精研书法,搜集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整理或临摹后,刻石584块,拓片装订成1Ol册,刻石即谓“玉虹楼法帖刻石”。分为玉虹鉴真、玉虹楼帖、瀛海仙班、谷园摹古四大类,十四小类。保存了晋唐以来各种书体、各个流派的墨迹,真草隶篆,章法各异,是很有价值的书法集锦,为研究我国书法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石刻
画像石刻。曲阜现存汉代画像石刻100余块,多为建国后陆续出土和搜集到的,1978年将60余块镶嵌在孔庙大成殿西庑的墙壁上。这些画像石内容丰富多采,有神话传说,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车马出行,杂技舞蹈、网鱼狩猎,还有亭台水榭、飞禽异兽等。刻法多种多样,浅刻、浅雕、浮雕,形式不一,其风格千变万化,或细致精巧,或粗犷奔放,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民间习俗及文化艺术活动的珍贵资料。宋代以来的孔子画像刻石,多依前人画像摹刻,现多存于圣迹殿内。
安汉里画像石,新莽至东汉初年石椁墓画像石。石椁全长281厘米,宽252厘米。中间有一隔板分为二室,为夫妻合葬墓。椁内四壁、隔板两面、盖板及两侧壁外均有画像。隔板两面刻行乐图,人物中有击鼓吹笙的、有轻歌漫舞的、有静思对弈的。室顶为二石,刻连环玉璧、龙纹等图案。四壁东刻青龙,西刻白虎,南刻朱雀,北刻玄武,两侧壁外面刻持火夜战图、对语图。画像为阴浅刻,饰以錾凿的麻点或鳞纹,以重菱纹饰边。隔板上有一行隶书题记“山鲁市东安汉里禺石也”。石椁于1937年在曲阜城东韩家铺村出土。现存孔庙大成殿西庑。其中博弈画像石高0.42米,宽1.14米。刻三组人物:左二人奏笙管,一人起舞;中二人击鼓;右二人跪坐博弈,一为走出妙棋而得意,一观棋慎思。石周饰菱形花纹,是诸石中最精彩的一块。
圣迹图刻石,明代刻制。由画工杨维扬作画,刻工章草刊石,镶嵌在孔庙圣迹殿的墙壁上。全图共120幅,每幅宽约38厘米,长60厘米。第一石篆刻“圣迹之图”四字,后刊录“孔子世家”、“圣迹殿记”等。其中109幅,记述自颜母祷于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弟子庐墓为止,包括“宋人伐木”、“苛政猛于虎”等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言论,是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石刻。最后还附有汉高祖、宋真宗以太牢祀孔子图二幅。图均附有正书的标题及文字说明。
石柱、石仪。金代时,孔庙殿庑即“外柱以石,刻为龙文”。受其影响,颜庙、尼山孔庙等也都改用石柱。现存石柱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起突云龙,共22根,孔庙大成殿10根,崇圣祠、启圣殿各2根,大成门及颜庙复圣殿各4根。其中体量高大以大成殿为最,雕刻水平以大成门和崇圣祠为高,制作年代以复圣殿和崇圣祠为早。一类是减地平锻龙凤或花卉,共86根,分别使用在孔庙大成殿、寝殿、大成门、启圣殿、崇圣祠和颜庙复圣殿、尼山孔庙大成殿、启圣王林享殿上。其中雕刻水平以复圣殿、崇圣祠为高,制作年代以大成门、崇圣祠、复圣殿为早。一类是素面无纹,使用在孔庙奎文阁、杏坛、碑亭等建筑上。
石仪本为墓前装饰物,始于汉代,后世逐渐演变为显示墓主生前地位的标志。汉时孔林内即有石兽、石阙,张曲大墓前有石人、石兽,陶洛大墓前有石人。北齐时陈博达墓前有石兽,五代时颜文铎墓前有翁仲。宋时在孔子墓前,元时在叔梁纥墓前,刻立了全套石仪。明、清时,礼制规定一、二品-墓前可立石人、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一对。从59代衍圣公起,墓前均刻立有石仪,计有明代八组,清代十组。现存有汉陶洛石人,张曲石人,孔林石兽、石阙,宋、元、明、清的石仪。
摩崖造像位于曲阜城南10公里九龙山南麓的山崖上,有石佛洞龛6处。龛上部均有插梁架的方孔,有4龛附有题记,但多已不可辨认。经鉴定,后五龛为唐代刻制。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阜馆藏文物种类繁多,有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字画、书籍、雕刻、衣冠、家具、砚章等,还有孔府档案9000余卷。这些文物大多是原衍圣公府家藏,部分是建国后搜集或出土的。在这10余万件文物中,有一级文物300多件,二级文物600多件,三级文物 3000件。孔子画像、明代衣冠、鲁城玉璧等一大批文物,均为稀世珍宝。[1]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及其外围地区。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是为“鲁公”。成王时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这
曲阜文昌祠
文昌祠 (1)位置:曲阜市鲁城街道明故城东南角。 (2)保护范围:本体及院墙外30米。 (3)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
曲阜明故城
曲阜明故城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年代为明(正德),类别为古建筑。2001年3月1日,曲阜明故城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五府故址
西五府故址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年代为清。2015年6月23日,西五府故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十府故址
北十府故址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第二人民医院内,年代为古建筑,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12月26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济宁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德中学旧址
明德中学旧址(1)位置:曲阜市鲁城街道通相圃居委孔庙观德门以西。(2)保护范围:以旧址中心点坐标(35°35’46.6,116°58’54.2)为基点向东、西各40米,向北50米,向南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