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柘沟镇

行政地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柘沟镇 行政隶属:泗水县 行政代码:370831103
长途区号:0537 邮编代码:272100 车牌号头:鲁H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3.72万人 人口密度:约581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64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古时此地沟壑纵横,柘树成林,故得名柘沟。

2021年10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柘沟镇为山东省文化生态名镇。

2017年12月,柘沟镇入选2017年山东省卫生乡镇名单。

柘沟镇位于泗水县西北部,与曲阜市、宁阳县接壤,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辖33个行政村,3.5万人。

柘沟镇历史悠久,制陶业始于新石器时代,属大汶口文化,距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其制作的陶器在唐宋时期,有贩运到京师获利百倍者。柘沟大缸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用陶土烧制的鲁柘澄泥砚,目前已生产十多个花色,500多个品种,其形制既传统又创新、不渍水、不损笔,具有古朴大方等特点,曾多次作为国家礼品赠送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政府首脑和联合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友人。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花岗石、陶土等。其中花岗石储量12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40亿立方米,被国家确定为-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花岗石矿,是理想的建筑装饰材料。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家坡、台湾和西欧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陶土储量大,质量好,矿体裸露,易开采,总储量在12亿立方米。有黄、白、黑等7种颜色,广泛用于化工、石油钻探、建材制造等行业。

柘沟镇是泗水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1937年,泗水县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曹宇光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夫任宣传委员,刘海岩任组织委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地下党在这里发展党的组织,从事抗日工作,是我县的早期活动中心。

凤仙山位于镇北三公里,西南、西北分别与曲阜、宁阳交界,流域面积9.6平方公里,大小山头12座,其主峰608米,为泗水县群山之冠。此山壮阔雄伟,气势恢宏,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有“小泰山”之称,被誉为鲁西南第一生态山、齐鲁第一石海,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游览观光胜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2000年投资570万元建成了储水量105万立方米的凤仙山水库,完善了吃水配套工程,解决了全镇19个村2.5万人的吃水问题;2000年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2001年在全县率先建成了电话镇,入户率达到70%以上;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2001年投资800余万元拓宽改建了柘沟大街,设计路宽40米,其中主路面24米,双向六车道。街道两侧8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已基本完成,新增个体工商户400余户,有力的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村村通油路工程,2003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到时全镇将形成以镇政府为控制点向各村庄辐射的“两横六纵”的道路网络。

凤仙山

凤仙山又名“奉仙山”,素有小泰山之称,位于泗水县柘沟镇北3公里,有大小山头12座,主峰高608米,在泗水县520多座山头中傲视群峰,被誉为“泗水第一山”。凤仙山古木参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

小朱家村遗址

小朱家村遗址位于泗水县柘沟镇小朱家村北及三中南部,年代为大汶口文化,类别为古遗址。1986年3月8日,小朱家村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柘沟镇境域明、清为柘沟社。

民国初年属信安乡。

1914年为第三区。

1930年为第四区,后改为柘沟区。

1950年为第十区,1952年为第八区,1955年称柘沟区,1959年为柘沟公社,1961年为柘沟区,1962年为柘沟公社,1984年为柘沟区,1986年称柘沟镇。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