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寨镇

行政地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寨镇 行政隶属:文县 行政代码:621222103
长途区号:0939 邮编代码:746000 车牌号头:甘K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辖区面积: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历史上称中寨为“安昌古郡”。明朝中叶以前,中寨镇各村为羌人居住之地,叫沙家里。明军为了便于征剿和防御,在文县扎下四个大寨,中寨为其一,从此沙家里更名为中寨。

中寨镇,是仅次于桥头乡的全县第二人口大乡,也是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四个乡之一。位于文县西北部,中路河上游。东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南邻马营乡,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北靠舟曲县博峪乡,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7公里,地域面积292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37%。乡政府驻地中寨村, 距县城45公里,海拔1380米。

全乡辖16个行政村(中寨一村、二村、三村、阳志山、峡沟、桑元、大海、松坪、新农、英雄山、墩上、哈西沟、新寨、通屯沟、黄土子、麦架沟),60个合作社,27个自然村,3637户, 16512人(其中藏族1150人)。耕地面积27995亩,其中水浇地9798亩,旱地18197亩,梯田20273亩。经济林果1700多亩,纹党3900亩(居全县各乡镇之首)。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2515万元,其中多种营收入1833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75%,粮食总产476.7万公斤, 农民人均有粮229公斤,人均纯收入1102 元。

中寨,为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历史上曾为“安昌古郡”,居聚少数民族,明清以后以“土司”管理,王土司世袭百余年。中寨筑有城墙,建有“土司衙门”,村民俗称“衙门场”,后因多家单位搞建设而废,仅留有衙门场遗址。

今有安中公路过境,直通甘南州舟曲县博峪乡,交通便利,每天有二、三十辆交通车南来北往。全乡地势呈北高南低,无霜期较短。境内的中路河发源于舟曲县博峪乡境内海拨3846米的日边扎,经博峪、四川九寨沟县永和乡、中寨、马营,从石鸡坝乡安昌河处流入白水江,流程90 公里,年均流量11.6万立方米。境内有5条溪流,加上中路河穿越全境,水利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地势开阔,平坝较多,且面积大。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洋芋、黄豆、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纹党、当归、生漆、花椒、椒辣、核桃等。大海沟一带林林茂密,有冷杉、云杉、桦木、椴木等优质用材林木和珍贵动物香獐,是白水江林业局在我县境内主要林区,设有中路河林场。

境内五花山(精割聂耳山),海拔3983米,为古阴平八景之一,“素岭奇花五彩秀”的诗句脍炙人口。清代文县籍诗人肖籍《素岭奇花》诗曰:遥看素岭倚云赊,万古千秋自雪华。峰指氐羌冰剑冷,嶂围西塞玉屏斜。何年遗像犹深洞,此日灵湫时泛槎。一树花开烂五色,维杨玉蕊不堪夸。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境内曾设马营乡、武胜乡、中寨乡、镇羌寨乡等。

民国元年(1912年),境内曾设武胜乡、马营乡、梨树乡、中寨乡、桑园乡、大海乡、镇羌乡、哈西乡、通屯乡等。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第四区署于中寨。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区署裁撤,设中路乡。

1949年12月8日,中寨解放,设中寨区。

1958年月,设中寨公社。

1961年8月公社划小,境内设马营、中寨、新寨3公社。

1983年11月,改设中寨乡。

2004年4月,撤销马营乡,将马营村等4村划归中寨乡。

2011年12月,改设中寨镇。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