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仙师镇
行政地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仙师镇 | 行政隶属:永定区 | 行政代码:350803111 |
长途区号:0597 | 邮编代码:364000 | 车牌号头:闽F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4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146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相传于明末清初,有黄姓者,与子、婿三人为当地人民除害,七坊父老立庙祭祈,称“三圣公王”,经皇帝敕封建“仙师”宫,后人便以宫名命其地名。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仙师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认定仙师镇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永定六月红早熟芋)。
仙师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与金砂乡、城郊乡相接,南与峰市镇、广东大埔县长治乡相连,西与洪山乡毗邻,北与上杭县稔田镇接壤,面积146平方公里。乡政府设于仙师村,距县城14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4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15个),4543户19024人。设初中、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12所,卫生院1所。名胜古迹有兰岗上万石的金峰庵。
该镇交通发达,从县城到棉花滩水电站的四级混凝土公路和龙梅铁路穿境而过,凹下设有火车站。村村实现公路、通信、供电“三通”。1999年,乡政府抓住兴建棉花滩水电站和龙梅铁路仙师站两项工程的机遇,加强仙师市场集镇规划与建设,增建横街、沿河、殿前、深塘、吾前等5条街道,长达3公里。该乡资源丰富,山地盛产松、杉、杂木及松脂,有锰矿、粘土、高岭土、稀土等矿藏。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小型水电站5座。
该乡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烤烟、蔬菜、瓜果、“六月红”芋等。1988年后,该乡始终把“稳定农业、发展多种经济”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略措施来抓。结合实际,引导农民种植适应市场的高产、优质二系稻。1998年以后,在全乡范围内推广特优品种——福二优2168、2163,全乡粮食生产稳步发展。1999年,被定为全市8个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乡(镇)之一。2000年,水稻播种面积2654亩,总产量10726吨,比1988年增加1120吨;种植烤烟3500亩,总产量357吨,比1988年增加15吨。
仙师的气候和土质适宜芋子生长,种植的芋子比其他地方提早两个月上市,以其质优量多被誉为“芋子之乡”。1995年,全乡种植芋子1500亩,实现产值近200万元。1998年,注册“六月红”芋商标。2000年,芋子销往福州、厦门、汕头、深圳等10多个城市,还与厦门蔬菜公司合作,将“六月红”芋出口日本。2000年,该乡果园面积发展到11702亩,水果总产量1265吨。其中,务田琯溪蜜柚因质优、味美而享誉县内外。建立1000多亩晚熟龙眼、东魁杨梅等名、优、特、新果园基地。同年,首次与香港鹏基有限公司合作,引进马来西亚大果香蕉,并在锦丰村建立200亩试种基地;还引进试种洋香瓜10亩、金苹枣10亩。
历史沿革:
明、清属溪南里。
民国时期属第二区、溪南区,并区后属第一区,后又称大院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属金砂区、溪南区、第八区。
1957年,改称仙师乡。
1958年改仙师公社。
1966年至1976年时称立新公社。
1980年复称仙师公社。
1984年改称仙师乡,辖仙师、务田、兰岗、锦丰、石鼓、恩全、华侨、三坝、金寨、大阜、秀富、书华、九坑、西洋等14个村委会。
1989年9月,从务田村划出大坪、岭背、车前坝、杨梅下4个自然村设大岭村。
2000年,因移民安置,撤销华侨村,增设华坊、新侨两个村。
2014年10月,福建省政府下文批复同意永定县撤销仙师乡,设立仙师镇。
设立的仙师镇,以原仙师乡的行政区域为仙师镇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