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

行政地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 行政隶属:建阳区 行政代码:350703108
长途区号:0599 邮编代码:353000 车牌号头:闽H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2.7万人 人口密度:约93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290.8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宋代当地居民多姓章,以姓氏命名“章墩”,后改名“漳墩”。

2021年5月,漳墩镇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革命老区漳墩镇位于建阳东部,与松溪、政和、浦城、建瓯相邻,革命战争时期,陈贵芳、罗唐斌、李乃明、池云宝等老一辈同志曾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全镇方圆290.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5.2万亩,耕地4.3万亩,下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2.8万。2008年全镇实现农林牧渔总收入22578万元,财政收入241.7万元,人均收入3372元。

漳墩是“贡眉”白茶的故乡,建阳锥栗、毛竹、杨梅的主产区,镇内材茂粮丰,资源丰实,木材蓄备量70多万立方米,花钢岩储量达1600万立方米。

改开放以来,漳墩镇基础设施、精神文明、文教卫生建设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党委、政府围绕“强基础、增实力、添活力、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镇强、村稳、民富”目标,努力完善公路、农田基础设施。立足传统农业,发展优高产业,广泛发动群众投身创业竞赛活动,经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培育壮大传统产业,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实现了漳墩镇特色农业产业化,并形成规模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我镇地域广阔,行政村点多线长,分布较为分散,全镇通行政村公路总里程长达112.2公里。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级财力困难,道路养护投入不足,路况极差,农副产品销售、企业的兴办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为改善老区和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加快镇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将行政村公路硬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首要项目。2008年投入662万元,完成830县道茶头岭至龙安8.7公里的三级公路路面改建以及漳墩至回龙路段改建工程,完成所有行政村道路水泥硬化,按时完成市政府提出的农村公路硬化目标任务,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通过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更多的村、项目挤进盘子,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在做好项目筛选和规划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争取农业、水利、财政项目资金,利用烟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上级部门政策、资金支持,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目前我镇已建成村级自来水23座,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工作新路

我镇在加快农村发展,改善“三农”服务,加强干部管理,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子。一是抓机构人员整合。把职能相关的机构合并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使各中心成为便民办事的窗口、科技信息的中心、农民求知的阵地、乡村联系的纽带。印发了《机关干部效能管理办法》,严格机关上班签到制度、请假制度,设立了工作人员去向牌,完善了文明接待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推行《村干部效能管理办法》,明确将村干部和村小组长及村属聘用人员列入效能管理对象,通过推行村干部效能管理办法,工作规范了,增强了对村干部行为的约束,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三是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

依托山区优势,根据境内紫溪河流水资源充沛,落差大的特点,积极引资开发水电建设项目,发展水电产业。成功引进投资1300万元的凤凰黄溪水电站。引进资金330万元完成白沙桥、杨梅际、龙安三座电站技改,筑高堤坝,修缮厂房,更新全部机组。建设漳墩村老虎甲电站,总装机容量500千瓦,总投资280万元;桔坑长坑电站,投资260万元,装机容量500千瓦。

我镇茶叶种植历史久远,是贡眉白茶的原产地,全镇年产茶叶8000担,其中白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80%以上。政府充分挖掘和开发“贡眉白茶”的品牌效益,带动茶叶产业发展。由政府出资注册“建溪春”贡眉白茶商标,促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开发生产小白茶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台地区。“建溪春”品牌连续两届被评为南平市知名商标。

四是努力扶持做大特色产业

镇党委、政府整合全镇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站负责在锥栗、毛竹、茶叶、烟叶等产业的科技管理方面指导农民、培训干部和乡土人才,使我镇形成由专家、干部、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构成的金字塔型人才群体。多次聘请南平市,建阳市有关农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现场指导。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户。从而带动全镇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立足实际情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着重发展特色经济。几年来,通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我镇逐渐形成以凤凰、焦坑、苏元、康屯、上乾5个村锥栗种植规模场在3000亩以上的锥栗产业带;以杭下、外元、杭头等7个村茶叶种植达千亩以上的形成茶叶产业带;以焦坑、姜地、外屯、北盂坑等毛竹发展千亩以上的毛竹产业带。针对我镇实际情况,制订出台了烟叶生产奖励扶持政策,烤烟产业在政策的促动下逐步做大,08年种植烤烟3062亩,新建海帝升烤房127座,共收购烟叶12261.9担,户均收入24862元,同比增加8769元,增长54.5%,平均亩产量200公斤,亩产值3028.38元,上等烟比例占51.21%,镇村两级创税176万元。打造农业品牌。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烟叶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茶叶、锥粟、毛竹三大产业,“以山兴镇”打造农业品牌已出成效。2008年,全镇拥有茶园面积1.75万亩,茶叶产量近500吨,产值近1000万元,白茶出口10万公斤,创汇近200万元。锥栗投产2.6万亩,总产量达2277吨,同比增长21%,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2008年毛竹总产值达900多万元,促进农民增收,形成漳墩农业发展调整优化的新格局。

目前,锥栗、毛竹、茶叶、烤烟四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支柱。较好地实现和加快了我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规模优势,为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历史沿革:

1913年以前属瓯宁。

其后属建瓯县水吉物种区。

1940年属水吉县。

1949年解放后属水吉县为漳墩区。

1956年水吉县撤销,乃并入建阳县。

1958年建立漳墩公社。

1961年属回龙工委,分设漳墩、回龙、杭头、外屯4个小公社。

1963年复并为漳墩公社。

1975年划出回龙、马岚等五个大队归新成立的马岚公社(回龙公社)。

1984年改为漳墩乡。

1992年改为漳墩镇沿用至今。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