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行政地名: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行政隶属:烟台 行政代码:370602
长途区号:0535 邮编代码:264000 车牌号头:鲁F
行政级别:市辖区 人口数量:约69万人 人口密度:3956人/km²
辖区面积:174.43平方公里
地名 人口数量 辖区面积 行政代码 下属单位
向阳街道 约4.99万人 约2.4平方公里 370602001
世回尧街道 约6万人 约14平方公里 370602011
只楚街道 约4.81万人 约38.2平方公里 370602010
黄务街道 约4.84万人 约49.8平方公里 370602009
芝罘岛街道 约1.55万人 约17.45平方公里 370602008
白石街道 约5.02万人 约3.2平方公里 370602007
奇山街道 约5.83万人 约14.7平方公里 370602006
凤凰台街道 约4.65万人 约13.73平方公里 370602005
通伸街道 约3.18万人 约2.2平方公里 370602004
毓璜顶街道 约8.54万人 约4.5平方公里 370602003
东山街道 约6.97万人 约5.47平方公里 370602002
幸福街道 约12.44万人 约21.26平方公里 370602012
    烟台市芝罘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黄海之滨。境内低山、丘陵、平原和洼地,构成复杂多样的地貌景观;广阔的海域,风平浪静的港湾,绵延曲折的海岸线,为发展海上运输、商业贸易和渔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温和的气候,使这里生长有580余种水生生物,805种陆地生物,烟台苹果、大樱桃、葡萄、对虾、海参、鲍鱼、真鲷、紫石房蛤等驰名中外,是我国着名的“鱼果之乡”;云绕霞蔚的峰峦,浩渺无垠的海洋,仙姿缥渺的群岛,果红叶绿的园林,恬静风雅的渔村,织成一幅“潮汐出入,异草生香”的海甸景象,曾引秦皇汉武皆从其游,惹近代中外之士寻幽探奇,是游览、避暑的胜地。
    芝罘自古就是文明昌盛之地。“莱夷作牧,厥篚檿丝”,在距今7000年左右,芝罘先人就开始用智慧了勤劳的双手在这里开拓、创造,4000年前,这里的农牧渔业已很发达。周秦之后,人们利用海湾优势,“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开始了商品流通。唐宋时,芝罘海口已成为各种物资的转运口岸。至元代,年进出港口的漕运及其它船舶达千余艘。至清道光年间,已发展成为商业贸易繁荣的城镇。
    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特产,发达的商业,宜人的气候,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觊觎之地。1861年英、法、美等国以武力胁迫清政府开埠后,外国官员、商人、传教士纷至沓来,开始大规模的商业、海运、文化、宗教等侵略活动,干涉地方内政,控制海关和邮政,开办洋行、工厂,以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料,生产和收购当地手工业品和土特产品,运销欧、亚、美、澳、非等国家和地区,输入大量本国剩余商品,使境内成为外国的原料基地和洋货倾销市场;同时以宗教名义,办学校,设医院,建孤儿院、育婴堂,进行殖民奴化教育。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民族工商业倍遭摧残,社会一片混乱。在帝国主义掠夺、压迫的80余年里,境内由封建城市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人民生活日益贫困。
    哪里有侵略压迫,哪里太有反抗。明初为奋起抗击倭寇扰袭,坚持斗争几十年,终于根除了倭患。1911年11月,同盟会革命党人组织发动烟台辛亥革命武装起义成功,结束了清王朝在烟台的统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工人、农民、店员、学生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对-《二下一条》和-的斗争。1921年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4年建立起第一个中共小组。自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农民、士兵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先后从殖民主义者手中收回部分行政、交通、邮电、文化、教育等主权。1945年8月,经过艰苦抗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烟台成为全国最早收复的沿海城市。1个月后,又粉碎美军登陆阴谋。1948年10月,在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声中,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烟台重新回到人民怀抱。
    在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和摧残的斗争中,烟台民族工商业艰难地发展。至20世纪初,发展起酿酒、面粉、火柴、罐头等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又相继发展起丝织、造钟、酿造、棉纺、铸造、修船、化工等现代民族工业企业,成为我国轻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其中的葡萄酒、钟表、挂锁、罐头、绒绣等成为传统名产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盛誉。手工业发展起除花边、发网、草帽辫外的铁木、制革、五金等行业。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外,有门面字号的工厂和手工作坊达1000余家。1945年起,发展起服装、制镜、造纸、钟表修理等业。商业形成渔行业、粗杂货业、细杂货业、饮食业、客栈业及水果、蔬菜、糕点、制衣、粮食、酱菜和煤炭等行业。渔业生产自1920年渔轮手操网渔业兴起后,烟台很快面为我国北方渔船、渔货的重要集散地。至30年代中期,入港渔轮近300艘,渔帆船约700只,年卸鱼量多时达7万余吨。
    新中国建立后,烟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1985年比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20倍,社会总产值增长80余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9倍。
    清末和民国时期,境内大部为个体和私营所有制经济。1945年8月和1948年10月烟台解放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及日伪企业,建起国营企业,全民所有制经济逐步发展。至1949年,国营工业、商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发展到35家。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郊区农村全部实现合作化,并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私营工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大部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起多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国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的车民经济体制。至1957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由1949年的28个,增加到127个,工业产值增长22.36倍;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由1个,增加到54个,产值增长648.60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在不改变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等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举,出现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集体与个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国营的联合经济和中外合资等多元化所有制经济结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198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4.69%,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占30.98%,合营工业产值占4.33%。
    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85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10170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4.22%,比1949年减少47.95%;第三产业占33.77%,增长0.61%.
    新中国建立以来,烟台农业占生产总值比生逐步减少。渔业生产由单一的海上捕捞,向捕捞和海水增养殖、海产品加工等多层次发展。1985年,水产品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28.10%。
    工业建设取得很大成就。1982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83%,比1949年增长47.27%。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大中小结合的工业体系,形成由基础工业到加工工业的30多个大类。工业布局明显改善,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多,占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的6.33%;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6.33%,重轻工业比重由1949年的1:5.43,发展为1:1.75。198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9029万元,其中重工业产值占13.25%,轻工业占86.74%,重轻工业比重为1:6.54。重工业中,能源、钢铁、机械制造业有很大发展,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比重下降,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比重增长。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3.92%。
    运输、邮电、商业、饮食服务及物资、供销、仓储业均有较大发展。1985年,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37375万元(当年价,下同)。其中,运输、邮电业占27.96%,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业占41.12%,其它占30.91%,分别是1949年的145倍、37倍和86倍。运输构成海、陆交通网路。铁路客货运输量分别为1964年的3倍和4.20倍;烟台港经过几十年建设,年吞吐能力达689.70万吨,改善旅客量为1949年增长50.60倍,电话实现自动化,与全国和世界230多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开通程控电话业务。商业繁荣,物资供销畅通,城市每万人拥有商业、饮食业服务网点51.40个,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49年增长16倍,城乡集市贸易成效额增长38.60倍。
    社会事业兴旺发达。1985年,境内有独立科研机构近100个,工程技术人员1万余人,创造发明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幼儿入园率达72%,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5%;普通中学在校生比1949年增长27.14倍;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在校生占普通中学在校生的20.60%,比1960年增长6.45倍;高等学校毕业生为1949年的76.60倍。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256处,为1949年的19.70倍,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寿命高于山东省和全国水平。文化艺术繁荣,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1982年,烟台市获全国“田径之乡”称号。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市区面积比1949年扩大6倍,道路总长增长9倍,绿化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05%提高到25%,建筑厚度比1949年增长约3.50倍,已初步形成一个“轻工、港口、旅游”的新型城市。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增长。1985年,职工工资收入比1952年(是年始有统计资料)增长5.60倍,郊区农民人均收入比1956年(是年始有统计资料)增长8.60倍,收入中的非农业生产和货币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消费结构也逐步发生变化,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支出增长45.70倍,书报及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4.56倍,住房面积扩大1倍。市区居民消费序列由吃、穿、用、行、住变为吃、住、用、穿、烧。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居民膳食营养构成明显改善,淀粉、脂肪含量多的食物摄取量减少,蛋白含量高的食品摄取量增加。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增长,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由1949年的1101万元,增长到41294万元,增长37.51倍。194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万元,1985年达29460万元。
    芝罘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58年“大跃进”,实行高指标,大计划,盲目发展工业企业,致使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发展速度下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产值(1980年不变价)发展速度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282.74%,下降到155.85%递增速度由23.10%,下降为9.30%。其中工业产值发展速度由382.43%,下降到166.46%,递增速度由30.80%,下降到10.70%;农业产值发展速度由152.84%,下降到121.26%,递增速度由8.80%,下降到3.90%;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由293.24%,下降到102.79%,递增速度由24.01%,下降到0.55%。经过1963~1965年经调整,工农业生产速度回升,工农业产值递增速度比“二五”期间增长2.20%,其中工业增长1.80%,农业增长3.50%。60年代末至70年代,受“文革”影响及加强沿海建设,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膨胀。1970年,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0.24%,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4.58%。固定资产和基本建设投资过大,造成部分生产资料的浪费,积累基金挤占消费基金,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芝罘有许多优势和潜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不足,耕地逐年减少,后备资源贫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工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经济效益较差;资金短缺,财力不足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境内经济的发展。芝罘人民正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依靠技术进步,优化工业结构,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推进村镇企业以及蔬菜、畜牧、林果和水产的发展;努力实现向大商场、大市场,大流通的战略转移;增强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芝罘这颗黄海之滨的明珠定会更加绚丽夺目。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