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佳县
行政地名:陕西省榆林市佳县 | 行政隶属:榆林 | 行政代码:610828 |
长途区号:0912 | 邮编代码:719000 | 车牌号头:陕K |
行政级别:县 | 人口数量:约26.59万人 | 人口密度:131人/km² |
辖区面积:2029.28平方公里 |
地名 | 人口数量 | 辖区面积 | 行政代码 | 下属单位 |
佳州街道 | 约1.9万人 | 约65平方公里 | 610828001 |
|
刘国具镇 | 约1万人 | 约133平方公里 | 610828111 |
|
朱官寨镇 | 约7000人 | 约74平方公里 | 610828110 |
|
螅镇镇 | 约1万人 | 约73平方公里 | 610828109 |
|
朱家坬镇 | 约9000人 | 约105平方公里 | 610828108 |
|
方塌镇 | 约9600人 | 约204平方公里 | 610828107 |
|
王家砭镇 | 约1.2万人 | 约146平方公里 | 610828106 |
|
通镇镇 | 约1.5万人 | 约175平方公里 | 610828105 |
|
金明寺镇 | 约8000人 | 约85平方公里 | 610828104 |
|
乌镇镇 | 约1.1万人 | 约83平方公里 | 610828103 |
|
店镇镇 | 约1.4万人 | 约91平方公里 | 610828102 |
|
坑镇镇 | 约1.3万人 | 约79平方公里 | 610828101 |
|
木头峪镇 | 约1.2万人 | 约74平方公里 | 610828112 |
|
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佳芦河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1964年改称今名,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毛泽东率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红枣名县。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东隔黄河与山西临县相望,南邻绥德县、吴堡县,西连米脂县,西北接榆阳区,北以秃尾河与神木为界,距榆林市71千米。总土地面积2029.28平方公里。全县辖11镇5乡4行政服务中心,653个行政村,辖区户籍9.41万户,人口26.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1万人,城镇化30.5%。
佳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分为3个地貌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风沙区,西南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主体山脉有两条:一条由西北自榆阳区入境,沿佳芦河岸向东南延伸120公里于县城落脉;另一条始于榆阳区、米脂县,分布于本县西北、西南境内。两条山脉中,沟、涧、坡、梁、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境内海拔最高点位于方塌镇马能峁村寨则梁顶,海拔1339.5米。最低点位于螅镇刘家坪村,海拔675米。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洪涝、大风、阴雨等。
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岩盐、煤、天然气、陶瓷粘土、砂、石等。岩盐境内90%的区域均有贮藏,已探明储量1000亿吨以上,预测储量8000亿吨,分别占全市储量的13.5%和11.5%,盐层厚度在80~110米之间,埋藏深度2400~2600米之间,堪称中国“盐谷”。
佳县耕地面积47.02 万亩,人均1.77 亩。可利用草地107.8 万亩,林地面积174 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薯类、大豆、绿豆等为主。畜牧业以大家畜、生猪、羊子、家禽等为主。经济林以枣树为主,是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双认证红枣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国各县之首。枣树历来被本县农民视为“铁杆庄稼”、“保命树”、“致富树”。
目前,佳县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盐化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打造的榆佳工业园区列入陕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境内居民饮食、宗教活动等乡土气息浓郁,独具特色。佳县境内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主要有马蹄酥、酥饺、碱饼等,制作工艺讲究,口感上乘。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道教音乐、秧歌、唢呐、剪纸、木雕、面捏、枣编等,其中白云山道教音乐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雕、剪纸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