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
行政地名: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 | 行政隶属:晋城 | 行政代码:140521 |
长途区号:0356 | 邮编代码:048000 | 车牌号头:晋E |
行政级别:县 | 人口数量:约21万人 | 人口密度:79人/km² |
辖区面积:2655平方公里 |
地名 | 人口数量 | 辖区面积 | 行政代码 | 下属单位 |
龙港镇 | 140521100 | |||
固县乡 | 约7800人 | 约168平方公里 | 140521205 | |
胡底乡 | 约1.06万人 | 约86.7平方公里 | 140521204 | |
张村乡 | 约4900人 | 88.6平方公里 | 140521140521 | |
土沃乡 | 约7800人 | 约152.3平方公里 | 140521201 | |
柿庄镇 | 约1.31万人 | 约262.7平方公里 | 140521106 | |
郑村镇 | 约1.45万人 | 85.4平方公里 | 140521140521 | |
嘉峰镇 | 约2.99万人 | 约99.7平方公里 | 140521104 | |
端氏镇 | 257平方公里 | 140521103 | ||
郑庄镇 | 140521102 | |||
中村镇 | 约1.6万人 | 237平方公里 | 140521140521 | |
十里乡 | 约1.17万人 | 约234.6平方公里 | 140521206 |
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位于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
沁水县下辖7镇、7乡,共有239个建制村,9个居民委员会,137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面积2676.6平方公里,总人口205400人(2013年)。
2013年,沁水县生产总值达到167.1亿元,增长11.7%。-
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70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等,映证了沁水历史的遗迹。
地名由来
《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
历史沿革
沁水历史悠久,下川遗址、八里坪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旧时期晚期,人类就在此居住。下川遗址位于于沁水城西70公里的下川乡,1970年从其挖掘出土的箭镞、骨针等细石器文物。
沁水古为端氏城。
春秋属晋,战国属韩。两汉时,属河东郡端氏邑。三国始隶平阳郡。北魏属建州,端氏时废又复置,并在今城西30里另设东永安县,隶属建州泰宁郡,北齐仍属建州,端氏时改为永宁县,和端氏县同属建州安平郡。隋开皇三年属泽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泽州改称长平郡,改永宁县为沁水县,和端氏同隶长平郡。唐至元代,端氏、沁水隶泽州。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县并入沁水县,属泽州,隶晋宁路。明代属泽州(直隶州),隶冀南道,清代属泽州府,民国三年改属冀宁道。
1938年3月3日,沁水县城第一次沦陷于侵华日军。1941年中条战役后,0太岳区组建太岳南进支队挺进中条地区,先后在境内开辟出沁西、士敏、沁南三块抗日根据地,分别隶属太岳第四、第二专署。1943年7月沁水(西)县撤销。1944年4月沁水全境解放。1946年5月沁南县改名为沁水县。1947年7月士敏、沁水两县合并,恢复原沁水县建制。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沁水县改属翼城临时专署。
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专区(地区)。1958年10月,沁水县并入阳城县,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1950年1月至1985年5月,沁水县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公署属县。从1985年起,沁水县隶属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