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

行政地名: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 行政隶属:乳源县 行政代码:440232109
长途区号:0751 邮编代码:512000 车牌号头:粤F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1.92万人 人口密度:约50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384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大桥墟旁有西京古道的通济桥,当地人民称之为大桥,大桥墟因而得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桥镇人口数量为1.92万人,位列乳源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大桥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油茶)。

2020年8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大桥镇榜上有名(油茶)。

2020年2月,大桥镇被授予2019年度广东省卫生镇(县城)荣誉称号。

大桥镇位于乳源县西北部,东经113º09´,北纬24º59´,镇域东邻必背镇,西邻乐昌沙坪镇,南邻东坪镇,北邻乐昌云岩镇,西南邻乳阳林业局。镇驻地南距县城(直距)27公里,北距云岩镇15公里。全镇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49个自然村,7498户;总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总面积384平方公里,农业耕地面积4万亩,其中水(旱)田2.6万亩,旱地1.4万亩,森林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72%。

大桥墟旁有西京古道的通济桥,人民称之为大桥,大桥墟因而得名。乳源置县时,大桥属新兴乡的龙浦都和崇信乡的东厢都的一部分。古为乳源28地之神仙坪、均容地。民国20年(1931年)隶属第三区的均容、武丰之乡。民国29年为均武乡,属第二区,民国36年撤区改称三联乡。建国初,设第三区,区址在大桥墟(今镇址)。1957年6月,撤销三区,成立月析大山公区置大桥公社,1976年又分为红云、大坪、大桥3个公社。1983年大桥公社改为大桥区,1986年改为大桥镇。2001年2月,原大坪乡合并于大桥镇,2005年5月原红云镇合并于大桥镇。

大桥镇政府驻地海拔高400米。大桥镇年平均气温17.8℃,日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80天。冬季共3个月常有冰雪,是南方赏雪的好去处。部分地区夏季夜间气温在15℃左右,是避暑胜地。年平均降量1680毫米。镇域属石灰岩山区,溶浊高原地貌显著,石头山多,风化严重,山地石多土少,植被覆盖少,平地溶洞多,渗漏严重,地表水奇缺,尤其是大坪片(即大坪、新谷),建国前有“下雨水汪汪,停雨水跑光,七分石头三分土,吃用水贵如油之说”。

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395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50万元,工业总产值32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大桥片2726元,红云片2531元。农村经济收入住要靠种植黄烟,养猪,劳务输出。

乳源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红云村仰止亭、猴子岭路段、梯云岭路段),也称宜乐古道,中心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是通过蔚岭的要道,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国道323线国道、京珠高速从旁边穿过。距离乳源县城约

乳源观澜书院

观澜书院位于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新书房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占地约1500平方米(一说1000平方米)。四进四合院布局,青砖木结构。一进拱秀门(门楼筑成风火墙式,门上方

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

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属县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大桥镇,京珠高速公路、坪乳公路可直达。距乳源县城约45公里。是自然观光体验型风景区。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数量众多而得

历史沿革:

乳源置县时,大桥属新兴乡的龙浦都和崇信乡的东厢都的一部分。

古为乳源二十八地之神仙坪、均容地。

民国二十年(1931年)隶属第三区的均容、武丰之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均武乡,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区改称三联乡。

建国初,设第三区,区址在大桥墟(今镇址)。

1957年6月,撤销三区,成立月析大山公区置大桥公社。

1976年,又分为红云、大坪、大桥3个公社。

1983年,大桥公社改为大桥区。

1986年,改为大桥镇。

2001年2月,原大坪乡合并于大桥镇。

2005年5月,原红云镇合并于大桥镇。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