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

行政地名: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 行政隶属:郧西县 行政代码:420322204
长途区号:0719 邮编代码:442000 车牌号头:鄂C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3.01万人 人口密度:约145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207.3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六郎为历代王朝兵家必争之地,宋朝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驻守。民国三十六年(1947)设六郎乡。后一直保留和延用此名称。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六郎乡:六郎为历代王朝兵家必争之地,宋朝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驻守。民国三十六年(1947)设六郎乡。后一直保留和延用此名称。

六郎乡位于郧西县中西部,东与马安镇接壤,西与景阳乡毗邻,南与夹河镇交界,北与上津、店子、香口三个乡镇相连,因传说北宋名将杨延昭在此筑关屯兵而得名“六郎关”。辖20个村,154个村民小组,8162户,30141人,其中农业人口27931人。版图面积207.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6461.5亩,山高谷深,坡陡地少,是全县特困乡镇之一,也是全县目前最大的库区乡镇。陡岭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沿金钱河故道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将乡域版图一分为二,境内形成1.8万亩的人工湖泊及一系列四面环水的库中孤岛,襟山带湖,碧波粼粼,耕烟袅绕,舟楫争流。

六郎是我党在郧西打草开荒、播火建政最早的地区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为重点,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努力实现乡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以马头羊为主的种草养羊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万只马头山羊基地初见雏形;大力发展经果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完成林特基地新建面积1000亩,荒山造林近万亩,基地升级面积2000亩,退耕还林面积5000余亩,培植亮点,规模经营,全力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积极组织劳务输出,着力培植打工经济,使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年有序组织劳务输出10000多人次,可实现打工收入5000万元;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等途径,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工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全乡民营业户发展到158户。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号杨六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讳名改,杨业之子,宋朝名将。 太平兴国四年杨业归宋后,杨延昭以父荫补为供奉官,从杨业征战疆场。雍熙三年(986)宋军大举攻辽,杨业任西路军副统帅,进攻应州、朔州,杨延昭任先锋,在围攻朔州……

历史沿革:

解放前,六郎属上津管辖;1947年11月,六郎解放,隶属郧西县第八区;1954年成立两岔河乡、六郎乡属夹河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两岔河并入六郎,并更名为红旗人民公社,(辖七个管理区);1961年将红旗人民公社变更为六郎区(辖七个小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设立六郎公社,(辖四个小公社);和平公社(辖三个小公社);1980年12月,又将和平公社改为两岔河公社,六郎公社还是六郎公社。

1984年6月,将两岔河公社、六郎公社合并为六郎区(辖七个小乡);1987年8月,又撤区建乡,设立两岔河乡(辖三个办事处),六郎乡(辖四个办事处);1994年11月,因陡岭子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将两岔河乡六郎乡合并为六郎。

2001年10月全乡调整合并为20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