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马城镇岗子村

行政地名:岗子村 行政隶属:马城镇 行政代码:130224117223
长途区号:0315 邮编代码:063500 车牌号头:
行政级别:

相传,明朝永乐初年,徐、李等姓由山西山后陆洲移至此地,建村于高岗上,故名岗子村。

岗子村与湛店子村、张台村、田台村、东营村、马台村、桥头营村、邸庄村、刘庄村、翟庄村、南王庄村、兴旺庄村、大李庄村、郝庄村、南坨子村相邻。

岗子村附近有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成兆才墓、成兆才评剧传承基地、滦南北河公园、北河大桥、三娥苑等旅游景点,有柏各庄大米、滦南大米、滦南海蟹、滦南墨鱼、滦南毛虾、滦南海米等特产,有滦南评剧、滦南民间剪纸、滦南皮影戏、孟各庄蒙鼓技艺、滦南乐亭大鼓、民间花会——旱船等民俗文化。

马城镇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岗子村 相传,明朝永乐初年,徐、李等姓由山西山后陆洲移至此地,建村于高岗上,故名岗子村。 岗子村与湛店子村、张台村、田台村、东营村、马台村、桥头营村、邸庄村、刘庄村、翟庄村...【详细】
湛店子村 相传,明朝永乐初年,这里有姓湛的一户在此居住,人称湛家店,俗称湛店子。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定居后,仍用原村名。 湛店子村与张台村、岗子村、田台村、东营村、马台村、桥...【详细】
张台村 相传,过去有张姓由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地,建村在高台上,故名张家台,后简称张台。 张台村与湛店子村、田台村、东营村、岗子村、马台村、桥头营村、邸庄村、刘庄村、翟庄村...【详细】
田台村 相传,过去有田姓由山西山后陆洲迁民至此地立村,因位于高台上,故名田家台,后简称田台。 田台村与张台村、东营村、湛店子村、马台村、桥头营村、岗子村、邸庄村、刘庄村、翟...【详细】
东营村 相传,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王姓由本县桥头营村搬到此地建村,因在乐营以东,故取名东营。 东营村与田台村、马台村、张台村、桥头营村、湛店子村、邸庄村、刘庄村、岗子村、翟...【详细】
马台村 相传,过去有王、梁、邹、马几姓由山西山后陆洲移至此地,在高台上立村,马姓户大人多,故称马家台,后简称马台。 马台村与东营村、桥头营村、田台村、邸庄村、张台村、刘庄村...【详细】
桥头营村 相传,过去有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在清河桥头建村居住。因此地曾住过兵营,故称桥头营。 桥头营村与马台村、邸庄村、东营村、刘庄村、田台村、翟庄村、南王庄村、张台村、兴...【详细】
邸庄村 相传,过去由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地定居,因邸姓户大人多,故名邸家庄,简称邸庄。 邸庄村与刘庄村、桥头营村、翟庄村、马台村、南王庄村、东营村、兴旺庄村、田台村、张台村...【详细】
刘庄村 相传,过去有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地建村,因刘姓人多户大,故名刘家庄,又称北刘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为老刘庄。 刘庄村与翟庄村、邸庄村、南王庄村、桥头营村、兴...【详细】
糜庄村 相传,明朝初年,有高、梁、糜三姓由山西山后陆洲迁至此地居住,因糜姓是皇亲,有权有势,故称米家庄,后称糜庄。 糜庄村与栗园营村、柏庄村、大王庄村、贺庄村、多余屯村、马...【详细】
翟庄村 相传,翟姓先祖由山西山后陆洲迁至此地,故名翟家庄,后简称翟庄。 翟庄村与南王庄村、刘庄村、兴旺庄村、邸庄村、桥头营村、大李庄村、郝庄村、马台村、南坨子村、东营村、田...【详细】
栗园营村 相传,过去曾有姓高的人家在此经营栗树园。后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地立村,故取名栗园营。 栗园营村与大王庄村、糜庄村、柏庄村、马城村、贺庄村、多余屯村、东坨子村、南坨子...【详细】
南王庄村 相传,过去该村叫翟蔺庄。明朝初年,先祖王豪由山西山后陆洲迁至此地,因王姓人多户大,故称小王家庄。又因位于马城东南,亦称南小王家庄,简称南小王庄。 南王庄村与兴旺庄村...【详细】
大王庄村 相传,明朝初年,有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地立村。因王姓户大人多,故名大王家庄,后简称大王庄。 大王庄村与栗园营村、马城村、糜庄村、柏庄村、贺庄村、多余屯村、东坨子村、...【详细】
兴旺庄村 相传,过去在大王庄以东滦河沿上,有一村称鬼王庄,又名河沿庄,后因滦河泛滥被冲毁,居民来此建村,后又有移民迁入,取人财两旺之意,得名兴旺庄。 兴旺庄村与南王庄村、大李...【详细】
马城村 据县志记载:马城,旧县名,亦系古寨名。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曾置马城县,以通水运。中国古地名大词典载:马城县在直隶滦县南20公里。马城县曾有城墙,周长1444步,高一丈五尺,系...【详细】
大李庄村 相传,明朝初年,曾有赵家一户在此居住,始称赵庄子。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因李家人多户大,故改名李家庄,后称大李庄。 大李庄村与郝庄村、兴旺庄...【详细】
郝庄村 相传,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有姓郝的一家在此地居住,取名郝庄。永乐初年,赵、王、张、刘几家由山西山后陆洲移民至此,仍沿用原村名至今。小郝庄:相传,明永乐年间,有一名姓...【详细】
南坨子村 相传,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有陈、顾两户由多余屯村迁到村东南沙坨高地居住。后因人口增多,形成村庄,因位于多余屯南部,故名南坨子。南行子村:相传,民国初年,该地系一片成...【详细】
东坨子村 相传,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陈、石两家由多余屯村搬到东沙坨子上居住,后聚集户逐渐增多,建村后取名东坨子。 东坨子村与多余屯村、南坨子村、贺庄村、郝庄村、大李庄村...【详细】
多余屯村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外省移民来此定居时,大部分给了住宅。陈、杨、刘等8姓由山西山后陆洲大槐树下移民到此地较晚,没给住宅,立村后故称多余屯,并沿用至今。 多余屯村与贺...【详细】
贺庄村 相传,明朝初年,贺姓祖先贺昌功由山西山后陆洲洪洞县邑宁庄八甲大槐树下迁至此地。原有赵李两家居住,贺姓迁来后人多得势,故称贺家庄,简称贺庄。 贺庄村与柏庄村、多余屯村...【详细】
柏庄村 相传,明朝初年,有白姓人家在此居住,取名白家庄。后山西山后陆洲移民到此定居,先用白家庄村名,后写成柏庄。 柏庄村与糜庄村、贺庄村、栗园营村、多余屯村、大王庄村、东坨...【详细】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