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

行政地名: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 行政隶属:昌图县 行政代码:211224133
长途区号:024 邮编代码:112000 车牌号头:辽M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人口密度:
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西嗄村 211224133205 西嗄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12241332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号码...【详细】
翟家村 211224133204 翟家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1224133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号码...【详细】
王子村 211224133202 王子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1224133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号码...【详细】
深井村 211224133201 深井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12241332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号码...【详细】
长发村 211224133200 长发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112241332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详细】
长发社区 211224133001 社区 长发社区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11224133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详细】
三合村 211224133208 三合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1224133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号码...【详细】
董家村 211224133206 董家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1224133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1224。邮政编码为11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0 ,车牌号码...【详细】

地名由来:因驻地在长发村,因而得名。

长发乡地处昌图县的西北部,距县城45千米,东、西辽河在此交汇,始称辽河,与内蒙、康平隔河相望。全乡辖7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43个自然屯,耕地面积3081公顷。总人口1.4万人。

境内有红石山座落在招苏台河北岸,海拔124.2米,面积1000公顷,红石、红土平均厚度50米,含有铁、锶等多种元素。在红石山下有一个常年喷涌的天然矿泉,含有铁、锶等多种微量元素,符合国家规定的矿泉水饮用标准。红石山上百年老榆郁郁葱葱,美不胜收,被誉为昌图新八景之一--红山榆秀。近年来,乡政府对这一景点进一步进行了改造,铺通通往山上砂石路2千米,栽植南果梨树苗4万株,这里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又一景点。

长发乡一般年景粮食产量可达2500万公斤。经济作物主要以花生、地瓜、黄烟、红小豆、芝麻为主,尤其是花生播种面积达到2500公顷,是辽北重要的花生集散地。

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连础明阳光集团在长发落户,建万头生猪繁育基地一座,年饲养生猪万头以上,实现产值200万元,利税20万元,安置劳力50人。2004年,铁岭市仔猪繁育场又与础明集团合作,落户长发,是昌图境内唯一一家铁岭定点仔猪繁育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连绿洲牧业有限公司资金建牛羊""双千""养殖场一座,年饲养牛羊各超千头,年产值实现300万元。

全乡现有林面积2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6%。其中与万里大造林限公司合作造林190公顷,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百千米大林带200公顷,开发南果梨180公顷。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境内有县级公路三条,柏油路直通县城,与102国道和哈大高速公路相连,是吉林双辽等地进京的交通要道。辽河福康桥的架通,对于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尤其是与内蒙和沈阳的互通彻底结束了隔河相望的历史,对促进两岸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乡内建有手机塔两座,固定电话安装2500门,闭路电话覆盖全乡。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街内道路宽阔,楼房林立,绿地面积1公顷,安装路灯2千米。建有长发、王子两条商业街,是全乡的文化、经济、贸易中心。建有排水站三座,为农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4年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2亿元,人均收入达2800元。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全乡规模企业达到9家,从业人员700人。文化、广播、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