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道

行政地名: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道 行政隶属:江岸区 行政代码:420102012
长途区号:027 邮编代码:430014 车牌号头:鄂A
行政级别:街道 人口数量:约6.2万人 人口密度:约6596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9.4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以谐音命名,“端水吃”谐音得名“丹水池”。据传,丹水池得名于一场误会。传说清末有位山东口音老人在江边担水,有人问他此地叫什么名字,老人随口答到:“担水吃”,问话人以为此地叫“丹水池”。不过,丹水池来历还有一说。很久以前,在今丹水池一带,人们全在水塘里担水吃。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当地叫“担水吃”。在“担水吃”附近,住着一个孤老婆婆,由于年迈行动不便,全靠左邻右舍照料她。一天,人们下地忙夏收去了,只有一个6岁的小伢招呼她。这伢从自己家里添了满满一碗饭菜给老人送去,六月暑天炎热,老人要喝水,小伢拿一个小木盆,到水塘舀了一盆水,端着给老人喝。此时,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此地,在水塘边的树下稍事休息,他见小伢端水走过来,便问道:“伢儿,这是什么地方?”小伢随口答道:“端水吃”,说着就走了。因为湖北口音“端”“丹”不分,秀才就误解了,但觉得“端水吃”不像个地名,想再问一问,可四周又没有旁人。于是他就紧跟在小伢身后,走进了老人的茅屋。见小伢正给老人喂水喝,秀才就上前施礼询问,老人回答他说:这地方叫“担水吃”,还一五一十地述说,当地男女老幼是如何照料她这个年迈多病的孤老的。秀才听后,十分感动地说道:“真是丹心照人间!”于是,他来到水塘边的树下,在树干上挥笔写了两句话:“水清映丹心,此地丹水池。”后来秀才中举做了官,他常常向人们讲起“丹水池”的美德故事,这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天长日久,人们就把这地方叫做丹水池了。

丹水池街位于长江的北岸,江岸区的最北端,是汉口的北大门。街道的北端与三环线相接,直通天兴洲长江大桥。南端与二环线相连,直通二七长江大桥。解放大道、轻轨、京汉铁路、沿江大道和规划中的江北快速路与长江并肩而行,贯穿整个辖区,交通四通八达,新荣客运站秩序井然,成为发展新型商务商贸的战略要地。

丹水池街依江而立、依路而兴。自1956年成立以来,因拥有便利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而成为武汉市工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实现了资源的重组与产业的调整。2004年与原岱山街合并,增厚了资源的储备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优化调整后,形成了今天拥有9.43平方公里,10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超过8万人的新丹水池街。

两街合并后,丹水池街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街道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形成了今天以中石化、中交、中储3家国字号央企驻汉分公司为龙头,以省金属、省客运、武汉铁塔厂、武汉肉联等省市级大型国企为重点,以丹水物流中心、堤角都市产业园为载体,容纳金冈物流等300余家物流分支企业,长联来福、百草园、欧泰克等100余家优质民营企业的产业链集群。

在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区“建设支点武汉核心区,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奋斗目标的指导下,丹水池街街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抢抓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物流业向信息网络化、结算电子化、交易大型化方向发展,打造集交易、结算、信息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同时,以汉口东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建设为契机,聚集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给辖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丹水池街街积极推进“五务合一”和“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精细化程度,全面提升街道综合发展水平,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平稳和较快发展。

单位地址:江岸区丹水池小路67号

联系电话:82331890

邮政编码:430012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