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

行政地名: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 行政隶属:平桥区 行政代码:411503404
长途区号:0376 邮编代码:464000 车牌号头:豫S
行政级别:街道 人口数量:约8900人 人口密度:约356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2020年9月,2020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名单出炉,城阳城址保护区上榜。

2004年12月,河南信阳市平桥区委、区政府成立城阳城址保护区,保护区下辖4个行政村,8900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文物保护面积12平方公里,重点文物保护面积6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同时兼具文物保护和乡镇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特殊单位。[1]城阳城址保护区辖4个村委会。即:-村、邱庄村、苏楼村、王场村。

-

城阳城址历史

城阳城址位于信阳市北25公里处,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设置了“城阳城址保护区”,城阳城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文物保护、文化研究、旅游参观的好地方。

夏商周时代,城阳城(又称楚王城)即楚武王(公元前698—691年)破申时所筑,随后城阳城就成了楚田北攻东进的军事重镇。

公元前278年,秦破楚郢部,楚顷襄王曾到此避难,把城阳城作为楚国的临时田都,“亡羊补牢”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春秋早期城阳城始筑,初名为负函,有“背负河山,函盖中原之意”;战国时期更名为城阳,是当时楚国淮河上游的军事重镇,北攻东进的军事据点。

公元前491年“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眅、叶公诸梁、申公寿余致蔡于负函,至方城之外于缯关”。

公元前489年62岁的孔子 “微服过宋,绝粮陈、蔡后,曾至负函”。叶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见楚昭王终不为其重用。

公元前278年秦破楚国郢都,楚顷襄王 “流掩于城阳”,并把城阳作为临时国都。

西汉时设城阳县,属汝南郡。

公元前196年汉高帝封奚意为城阳侯国,东汉废,南朝梁复置。

魏晋时为纪念楚顷襄王在此建都,将城阳城改为楚王城。

公元479年北魏在此设城阳郡,北齐改置永州,城阳郡亦改属永州管辖。

公元616年隋朝废城阳县,设义阳郡,其政治经济中心亦南移至今信阳市区。

五代属申州,降为县以下的市镇,宋以后,城阳城县镇具废。宋时属信阳郡,元属信阳府,明清属信阳州,民国属信阳县,解放后属信阳县长台关乡。

1963年楚王城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城阳城址(楚王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2月26日城阳城与原属长台关乡分离,城阳城址保护区成立,下辖四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九千多人,肩负文物保护和乡镇行政管理双重职能。

CopyRight 2022-2024 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