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大林乡向阳村
行政地名:向阳村 | 行政隶属:大林乡 | 行政代码:140981205206 |
长途区号:0350 | 邮编代码:034000 | 车牌号头: |
行政级别:村 |
古老的贾陀现称向阳。位于崞山东南,阳武河北岸,东临上大林,西接下申村,南与三吉隔河相望,北依磨脑、黄道,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汉文化传承的古村庄。
据史书载,石器时代现忻州地区的属县已有古人活动的遗迹遗址了,进入青铜时代已进入繁盛时期。直至春秋晚期晋国的北方大举进攻,占领了太原盆地。公元541年,晋大夫赵襄子又越过石岭关,北出雁门关伐灭代国赶走戎狄,在滹沱河岸设立县邑,建立起散居的村落,晋-民为了纪念文公的五大贤臣之一的贾柁,则将新的居住村落起名“贾陀”,从此两千多年来原平这块土地上就有了贾陀这个村子,史志上就有了贾陀这个名称的记载。直到上世纪文革初期为了显示跟党的决心,遂改贾陀为向阳。
乡风民俗。本村风俗同周村庄基本一致,都传承了千年来形成的佛道儒合一的汉文化传统习俗。全年中最主要的节日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春节特别隆重。进入腊月就开始筹备,吃的用的穿的都要准备齐全,到腊月二十几时购置年货才大量购进春节所用物品中,除夕家家垒旺火,贴对联,挂灯笼,供0牌位。初一接神供神放鞭炮,热闹异常。节后要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希望其长命百岁。初三,开始走亲访友,探望长辈、回娘家。开放以来都带好烟好酒罐头奶品等高档食品。村里一般趁农闲时组织娱乐活动欢庆节日,祈求新的一年事事如意、风调雨顺。
清明节家家都要祭祖上坟,烧化色纸冥币,然后坟头添土。祈求0祖法福荫子孙,人丁繁盛。在外的子孙这天大多数要赶回来祭祀,追宗认祖。端午节要包粽子插艾草,小孩带五色线避邪。中秋要制月饼,亲友互赠。节日晚上供水果月饼,专供玉兔。
婚庆丧葬。解放前的婚姻多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解放后颁布了婚姻法后一种完全自由恋爱;一种是熟人朋友介绍在了解恋爱然后结婚,但要彩礼的旧俗仍然相沿,而且越来越重。娶媳妇择定吉日后通知亲友,第一天就设宴招待,第二天或婚庆或歌舞或鼓乐,隆重迎娶,亲友都要上礼,热热闹闹,十分排场,宴席往往十几桌几十桌,奢靡过分。解放前后的丧葬一般在逝世后一七出殡,挖土葬掩埋,在送行这一天摆放摇钱树、引魂幡、库殿、花圈,个别人家请和尚诵经超度亡灵。解放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些仪式更加隆重更加复杂化都要择日子看时间订鼓乐、纸作应有尽有铺天盖地、动不动几百元一件,大摆宴席浪费十分惊人。
宗教信仰。解放前后大多数人信奉佛教,一般也没有组织,不-,只是在节日庙会时烧香上供,亦有少数人拜师兴教,有组织、有活动,经常诵经,求得超脱轮回,往生极乐。现在仍有部分老人妇女参加。改革开放以来,村内有极少数人参加了耶苏教。他们有组织定点定时聚会礼拜,读经讲经唱歌、求死后生到天国享受安乐。
庙会-。解放后直到文革中村中的庙堂均被拆毁改建。近年来又在原基上建起了两座规模很大的观音庙一间文昌阁,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事业有成的美好愿望。每年定期举行祭祀或唱二人台或歌舞,鼓乐都是热心人牵头筹划众人布施进行。
地方产业。贾陀历来是农业大村,主要作物是谷子、高梁、玉米、小麦,及一些小杂粮。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杂交高梁,使产量大幅度上升。近来主要种植省工且高产的玉米。由于水源缺乏,其它经济作物很少种植。种植少量小杂粮仅供自己食用。村子前川后梁面积广大,给养殖提供了条件,有养羊户,养羊 只,收入可观。养鸡养猪发展较快,但瘟疫难防,波动较大,收益时高时低,很不稳定。仅有一户酿酒作坊,原料有限,产量不高,收入不高。
乡村建设。本村解放前房屋矮小,许多村民住有泥房。居住面积窄小,一个院子常住几家。解放后逐步得到改变,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旧房子已全部翻新,又在村子四周扩展出上百户新宅。早先的房子大多是砖木结构,目前全部是水泥钢筋结构。屋子高大宽敞,有几户还建了楼房。现在居住条件彻底改变,人均使用面积不断扩大,完全是独家独占一院。学校新盖起了两层教学大楼,伙房、宿舍、改善了办学条件,发展壮大了学校规模。新盖了村委会议室、办公室、支部活动室。现在街巷都硬化,在大街头上安上了路灯,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生产生活的收入。新世纪以来村民们已摆脱了牛耕手播的耕种方式。全部实现了机械耕作。现在又开始施药除草,种地比过去投工少的多了。剩余时间大多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补贴生活。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蛋、奶、肉是餐桌上的普通食品,不再是时节的佳肴了。家家都有家电产品,方便了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村民们一边种地一边打工,多种经营,收入也逐步提高,户户有存款。到目前,人均收入已达到7355元,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