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
行政地名: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 | 行政隶属:阳西县 | 行政代码:441721105 |
长途区号:0662 | 邮编代码:529500 | 车牌号头:粤Q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7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00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
相传此处原是小海湾,有一片平坦沙滩,称沙坪。清末年间(1875年—1911年),各地渔民纷纷到此定居,扒沙作建筑材料,故名“沙扒”。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沙扒镇被确定为广东省2022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2022年4月,沙扒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1年9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沙扒镇榜上有名(水产种苗)。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沙扒镇人口数量为2.76万人,位列阳西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
2021年1月,沙扒镇被授予2020年度广东省卫生城镇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沙扒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2014年7月,沙扒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沙扒镇位于阳西县西南部,三面临海,北面与陆地相连,是一个纯渔业镇。经15公里县级沥青公路与325国道相接,距阳西县城42公里,海程车距闸坡港42公里,西距电白博贺港37公里。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下辖四个渔民委员会,一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6550人,其中渔业人口8500人,出海劳力约3000人。2003年渔业总产量6.8万吨,产值2.3亿元,人均收入4210元。
历年来,沙扒镇委、镇府都十分重视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渔港规划建设,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立足本镇资源优势,创办龙头企业,搞活产品流通,已形成了捕养加、渔工贸、产供销、渔科教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新格局,促进了全镇渔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海洋捕捞
沙扒的优势资源在海,发展潜力也在海。海洋是沙扒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个纯渔业镇,海洋渔业是沙扒的支柱产业,占全镇总产值的60%。海洋捕捞以深海机拖作业为主,围、刺、钓作业兼顾。全镇现有大小机动渔船360艘,60187匹马力。目前,全镇拥有雷达、卫星导航仪、彩色探鱼仪、劳兰C、短波单边带、超短波对讲机等先进助渔通讯导航设备470台。1993年至2003年平均渔货卸港量达4万吨以上,渔船回港卸货补给率达80%。
二、海水养殖
1、网箱养殖。现有网箱养殖专业户38户,网箱总数1241个,共11169平方米,养殖品种主要有黄花、石斑、红古、火点、立鱼、青螺、鲈盾、头鲈等20多个品种,2001年交易总额约380万元。
2、滩涂养殖。文蛤场3个,总面积约12公顷,2003年总产值40万元。
3、青洲保护区。总面积10000亩,现用2000亩,主要品种有海胆、龙虾。
4、虾苗场4个。占地面积约10300平方米,苗种池109个,共1569平方米,育苗车间1741立方米,生产能力15000万尾/年。
三、水产品加工。
目前,全镇拥有大小水产品加工企业24间,加工能力5100吨/年,年产值1500万元,主要品种有鱼糜、调味干品、鱼肉鱼糜、鱼丸、腌熏制品、干制品、海洋净鱼加工等30多个品种,全镇已逐渐形成大、中、小不同规模与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水产品加工业格局。近年在储存、保鲜、加工、包装等技术方面有了改进,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沙扒湾
沙扒湾位于阳江地区阳西县沙扒镇,有中国的“马尔代夫”之称。它头枕风光秀丽的北仔岭,面向浩瀚的南海。包括沙扒海滨、月亮湾、青洲岛和白额岭等景点。这里,湾似虹,沙如玉,岸边绿林含翠,海面碧波粼粼
历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368年—1907年),沙扒镇属海陵乡白石都白石二图。
1949年—1952年,沙扒称北额乡,属阳江县第七区管辖。
1956年,改称沙扒区。
1957年,改为沙扒镇。
1958年,划入大跃进公社,属阳江县儒洞公社管辖。
1959年—1982年,成立阳江县沙扒公社。
1984年—1987年,撤社建区,改称阳江县沙扒区。
1987年,撤区建镇,称阳江县沙扒镇。
1988年4月,阳西建县,称阳西县沙扒镇。
2003年,阳西县将儒洞镇的渡头、乌石头、来福园和前步4个管理区划归沙扒镇管辖,沙扒镇从纯渔业镇变成以渔业为主的渔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