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渔峡口镇
行政地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渔峡口镇 | 行政隶属:长阳县 | 行政代码:420528106 |
长途区号:0717 | 邮编代码:443000 | 车牌号头:鄂E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7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7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294.2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因清江过此,恰值两岸山岩紧逼,滩凶水急,形成一峡口,该镇集镇中心正处峡口北岸,水域地形酷似鱼网,故名渔峡口。
2022年3月,渔峡口镇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渔峡口镇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四千年巴国故都,八百里夷水名疆。
渔峡口镇地处长阳西大门,西邻巴东,南接五峰,为宜昌市边际口子镇。清江横贯东西,榔水公路沟通国道,水陆交通畅达,中心集镇距县城129公里,距水布垭工区18公里。全镇辖6个村105个村民小组,l0246个居民户,总人口37362人,农业人口35718。国土面积294.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75.6%,耕地面积4779公顷,水域面积524公顷。
境内自然资源储量丰富,铜炭储量为6000万吨,铁矿1500万吨,硅矿l.8亿吨,陶土1000万吨,水能1.7万千瓦。
渔峡口镇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殷商时代巴人首领廪君开疆拓土,建立巴国夷城,形成早期巴文化香炉石遗址;建于隋朝的盐井寺碑塔林立。河神亭、舍利塔、天生臼景观尚存;香炉石遗址和白虎垅被定为湖北省文化重点保护项目,巴国故都香炉石遗址开发正待启动。民间巴山舞、哭嫁歌、南曲、花鼓戏等文化形式淳朴自然,颇具魅力。
渔峡口镇山川景物奇特秀美,伴峡风景誉为清江风景之胜,盐池温泉独具宜昌旅游一绝,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温泉山庄年接待游客已逾十万人次。神女洞、海螺洞、女神寨、莲花洞等一批伴峡溶洞群浑然天成,洞中美景,巧夺天工,极具开发价值。
近年来,全镇特色经济势头强劲,已培育了以“椪柑、烟叶、桑蚕、蔬菜、旅游”为主体的特色经济项目,“清江桠柑”享誉荆楚,已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证书。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769万元(不变价),其中农业产值2392万元,财政收入44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9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l612元。
渔峡口镇党委、镇政府正以“开发山水资源,突破优势产业,服务重点工程,建设西部强镇”为发展思路,建设椪柑大镇、旅游大镇、水电大镇,真诚欢迎八方佳宾来渔置产兴业,旅游观光!.
巴国遗址--香炉石
香炉石遗址,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东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东距长阳县城97公里,地处清江中游,1983年发现。经调查,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余米,总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属于安宁乡。
民国三十四年,分属渔鸭乡和枝龙乡,共辖18保。
1950年为长阳县第6区,下辖渔鸭乡、傅红乡、枝龙乡,共28个行政村。
1951年1月,长阳县将第六区划分为长阳县第六区(渔峡口)和第八区(枝柘坪),第六区辖22个行政村,第八区辖18个行政村。
1951年8月,长阳县将第六区(渔峡口)改为长阳县第十区,原八区改为十区,共辖两个区44个村。
1953年5月28日,将原长阳县第十区、第十三区(渔峡口)改为长阳县第十、十一、十二区,辖41个乡。
1956年4月,将原渔峡口、傅家堰、枝柘坪合并成长阳县渔清雍正十三年属于安宁乡。
民国三十四年,分属渔鸭乡和枝龙乡,共辖18保。
1950年为长阳县第6区,下辖渔鸭乡、傅红乡、枝龙乡,共28个行政村。
1951年1月,长阳县将第六区划分为长阳县第六区(渔峡口)和第八区(枝柘坪),第六区辖22个行政村,第八区辖18个行政村。
1951年8月,长阳县将第六区(渔峡口)改为长阳县第十区,原八区改为十区,共辖两个区44个村。
1953年5月28日,将原长阳县第十区、第十三区(渔峡口)改为长阳县第十、十一、十二区,辖41个乡。
1956年4月,将原渔峡口、傅家堰、枝柘坪合并成长阳县渔峡口区,辖11个乡。
1957年3月和1958年7月将所辖的红渔坪、星岩坪两乡划归五峰县管辖,至此,渔峡口区辖9个乡。
1958年8月,撤销原区、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原渔峡口区改为渔峡口人民公社,并将所辖的九里坪、大龙坪、傅家堰三乡划出组建九里坪人民公社,渔峡口人民公社仅下辖6个大队即渔鸭、双龙、桥坪、高龙、枝柘坪和小龙坪(原乡改称大队)。
1958年12月,将全县12个人民公社改划为7个人民公社,将70个大队改为70个管理区,据此,九里坪人民公社又并入渔峡口人民公社,下辖11个管理区。
1961年4月,恢复区建制,改渔峡口人民公社分设为渔峡口区、傅家堰区(辖傅家堰、九里坪、大龙坪),辖原6个管理区改为6个人民公社、39个生产大队、295个生产队。
1975年11月,撤区建社,建立“渔峡口公社革命委员会”;1984年2月,设区建乡,原管理区建乡(镇),将原渔峡口公社改设渔峡口区,辖5个乡1镇(渔峡口镇);1985年12月,渔峡口镇升为区级镇,辖4个乡,1个乡集镇(枝柘坪)和区镇郊区(原渔峡口镇)。
1987年9月,撤区并乡,将原1个区(镇)6个乡(镇)撤并成2个乡镇(渔峡口镇、枝柘坪乡),渔峡口镇下设4个办事处。
2001年1月6日,原渔峡口镇和枝柘坪乡合并为渔峡口镇。
2002年渔峡口镇合村并组,下辖16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至今。